“門外長安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外長安路”全詩
夏云驕釀雨,關樹遠通津。
門外長安路,樽前出塞人。
愿分雙寶劍,萬里靜胡塵。
分類:
《弘慈寺別沈元戎》蘇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弘慈寺別沈元戎》
朝代:明代
作者:蘇澹
蕭寺送行頻,蟬聲入座新。
夏云驕釀雨,關樹遠通津。
門外長安路,樽前出塞人。
愿分雙寶劍,萬里靜胡塵。
中文譯文:
頻繁地在蕭寺送別,蟬聲進入室內又是新的一番。
夏天的云層傲慢地醞釀著雨,關山上的樹木遙遠地通向河津。
在長安城門外的道路上,有人舉起酒杯離開了塞外。
愿意分別雙寶劍,使萬里之內的胡塵靜謐下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次離別場景,詩人蘇澹向他的朋友沈元戎表達離別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歷史背景的描繪,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祝福。
首先,詩人提到了頻繁的送別,蕭寺中傳來的蟬聲給別離增添了一份新的意味。這里的蟬聲可以視為時間的流轉和變遷,也象征著離別的苦澀。
接著,詩人描述了夏天的云層,暗示著即將到來的雨水,暗示著離別的悲傷。關山上的樹木遠遠地通向河津,象征著離別后的遠方,離別的人將離開熟悉的環境,踏上新的征程。
然后,詩人提到了長安城門外的道路。長安作為古代中國的都城,是許多人出塞的起點,也是許多人離別的地方。有人在樽前舉杯告別,離開塞外,這里隱含著詩人對友誼的珍重和對離別者的祝福。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夠分別雙寶劍,使得漫布在萬里之內的胡塵變得寧靜。這里的胡塵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邊境戰爭和動蕩,詩人希望通過分別的雙寶劍來達到穩定和和平的愿景。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歷史背景的借喻,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誼的思念。詩人蘇澹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并寄托了對平安與和諧的希望。
“門外長安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ng cí sì bié shěn yuán róng
弘慈寺別沈元戎
xiāo sì sòng xíng pín, chán shēng rù zuò xīn.
蕭寺送行頻,蟬聲入座新。
xià yún jiāo niàng yǔ, guān shù yuǎn tōng jīn.
夏云驕釀雨,關樹遠通津。
mén wài cháng ān lù, zūn qián chū sài rén.
門外長安路,樽前出塞人。
yuàn fēn shuāng bǎo jiàn, wàn lǐ jìng hú chén.
愿分雙寶劍,萬里靜胡塵。
“門外長安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