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迎王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遂迎王師”全詩
具。
后曰:“臨安十萬百姓,能盡載否?”遂迎王師。
莫向登臨起嘆吁,故宮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荊棘,鸚鵡頻伽張苾芻。
輦道久無黃曲蓋,寢垣誰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時有胡僧置酒壺。
分類:
《鳳山懷古(三首)》孫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鳳山懷古(三首)》是明代孫華創作的。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
鳳山懷古(三首)
天兵壓境,陳宜中啟請太后,
欲請三宮浮海,且云舟航已具。
后曰:“臨安十萬百姓,能盡載否?”
遂迎王師。
莫向登臨起嘆吁,
故宮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荊棘,
鸚鵡頻伽張苾芻。
輦道久無黃曲蓋,
寢垣誰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
時有胡僧置酒壺。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明代臨安的景象,并以懷古之情抒發感慨。以下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以歷史背景為背景,描述了天兵壓境,陳宜中請求太后的情景。陳宜中打算請太后命令三宮貴妃一同乘船游覽海上。然而,太后擔心臨安城的十萬百姓是否能夠全部隨行。最終,太后決定迎接王師,而不進行這次游覽。
詩中通過對臨安的描寫,表達了對故宮的惋惜之情。故宮已經變成了梵王的都城,麒麟、香爐、荒荊棘、鸚鵡等景物都已經荒廢。輦道上已經沒有了黃曲蓋,寢垣上也沒有了白浮屠,這些都是過去的繁榮與輝煌的象征。
然而,盡管景物的變遷,詩人在望江亭子上仍能感受到一絲美好。望江亭子依然保持著它的優雅和美麗,時不時地有胡僧在那里設酒款待。
這首詩詞通過對臨安的描繪,展現了明代時期的歷史背景和變遷,同時表達了對過去繁榮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人通過景物的對比,傳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一絲仍存的美好和希望。
“遂迎王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shān huái gǔ sān shǒu
鳳山懷古(三首)
tiān bīng yā jìng, chén yí zhōng qǐ qǐng tài hòu, yù qǐng sān gōng fú hǎi, qiě yún zhōu háng yǐ
天兵壓境,陳宜中啟請太后,欲請三宮浮海,且云舟航已
jù.
具。
hòu yuē:" lín ān shí wàn bǎi xìng, néng jǐn zài fǒu?" suì yíng wáng shī.
后曰:“臨安十萬百姓,能盡載否?”遂迎王師。
mò xiàng dēng lín qǐ tàn xū, gù gōng jīn shì fàn wáng dōu.
莫向登臨起嘆吁,故宮今是梵王都。
qí lín sà suō huāng jīng jí, yīng wǔ pín jiā zhāng bì chú.
麒麟馺娑荒荊棘,鸚鵡頻伽張苾芻。
niǎn dào jiǔ wú huáng qū gài, qǐn yuán shuí zhì bái fú tú.
輦道久無黃曲蓋,寢垣誰置白浮屠。
wàng jiāng tíng zi yī rán hǎo, shí yǒu hú sēng zhì jiǔ hú.
望江亭子依然好,時有胡僧置酒壺。
“遂迎王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