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迎棹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浪花迎棹尾”全詩
浪花迎棹尾,山影上人衣。
饑鵲鳴將下,頹云凍不飛。
還尋舊游處,日暮漁樵稀。
分類:
《荊溪道中》孫一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溪道中》是明代詩人孫一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樹夾蒼崖立,遙遙溪路微。
浪花迎棹尾,山影上人衣。
饑鵲鳴將下,頹云凍不飛。
還尋舊游處,日暮漁樵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荊溪道中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舊時游玩的懷念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荊溪道中的景色。首兩句“樹夾蒼崖立,遙遙溪路微”描繪了溪道兩旁的峭壁和狹窄的溪路,給人以幽深曲折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浪花迎棹尾,山影上人衣”描繪了行船劃過溪水時濺起的浪花和山影映在人的衣服上,形象地展現了溪水的波光粼粼和山景的幽靜。接著的兩句“饑鵲鳴將下,頹云凍不飛”描繪了饑餓的鵲鳥在樹上鳴叫,凍得無法飛翔的落寞云霧,給人一種寒冷凄涼的感覺。最后兩句“還尋舊游處,日暮漁樵稀”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旅游經歷的追憶和對自然環境的思念之情,暗示著現在的時光已經過去,過去的歡樂和自然景色已經難以再現。
整首詩意境清新自然,用意深遠。詩人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動植物的形象,將自然景觀融入到自己的情感表達中。詩中的荊溪道中景色雖然簡短,但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精準的描繪,給人以直觀的感受。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的描繪為主線,通過暗示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自然美的思念之情,給人以懷舊之感。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明代詩作。
“浪花迎棹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xī dào zhōng
荊溪道中
shù jiā cāng yá lì, yáo yáo xī lù wēi.
樹夾蒼崖立,遙遙溪路微。
làng huā yíng zhào wěi, shān yǐng shàng rén yī.
浪花迎棹尾,山影上人衣。
jī què míng jiāng xià, tuí yún dòng bù fēi.
饑鵲鳴將下,頹云凍不飛。
hái xún jiù yóu chù, rì mù yú qiáo xī.
還尋舊游處,日暮漁樵稀。
“浪花迎棹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