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候元臣合譴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失候元臣合譴訶”全詩
趨朝故老虔奔走,失候元臣合譴訶。
燕寢晝參增拭淚,享筵朝薦閱登歌。
從來只謁關殊思,此地無妨禮數多。
分類:
《駕幸承天(二首)》孫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駕幸承天(二首)》是明代孫宜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萬國的先聲在二月已經過去,
親臨豐樂的舊山河。
前往朝廷的故老虔誠地奔走,
卻失去了等候元臣的機會,只能譴責和訶責。
在燕寢中白天參拜,增添了擦拭淚水的次數,
在享用盛宴上朝廷閱讀登歌。
歷來只是向關殊思致謁,
這個地方卻不必拘泥于繁雜的禮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時期皇帝出巡的場景。"駕幸承天"意味著皇帝親自前往承天門(位于北京城南),并且這首詩有兩首,可能是兩次出巡的不同場景。詩中提到了萬國先聲,指的是皇帝的威名已經傳遍了萬國,而豐樂則是指皇帝的行宮。故老們虔誠地奔走,希望能夠等候皇帝,但卻遭到了元臣的排斥和詬病。然而,即使不能與皇帝見面,他們仍然在燕寢(皇帝的居所)中參拜,在享用盛宴時閱讀詩歌,表達對皇帝的敬意。詩的最后一句表達了對禮數的寬容,認為這個地方不必拘泥于繁瑣的禮儀。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皇帝出巡的場景,展現了明代時期皇權的威嚴和敬畏。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讓讀者感受到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的"萬國先聲"和"親行豐樂舊山河"一句,表達了皇帝的權威和統治范圍的廣闊。同時,詩中的"趨朝故老虔奔走,失候元臣合譴訶"一句則揭示了朝廷內部的權力斗爭和附庸之地的現象,使人對當時政治的復雜性有所了解。而最后一句"此地無妨禮數多"則顯現了作者對禮制的寬容態度,認為盡管禮數繁多,但在這個地方不必過于拘泥。整首詩以皇帝為中心,表達了對皇權的贊美和對朝廷事務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氛圍和人們對朝廷的敬畏之情。
“失候元臣合譴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 xìng chéng tiān èr shǒu
駕幸承天(二首)
wàn guó xiān shēng èr yuè guò, qīn xíng fēng lè jiù shān hé.
萬國先聲二月過,親行豐樂舊山河。
qū cháo gù lǎo qián bēn zǒu, shī hòu yuán chén hé qiǎn hē.
趨朝故老虔奔走,失候元臣合譴訶。
yàn qǐn zhòu cān zēng shì lèi, xiǎng yán cháo jiàn yuè dēng gē.
燕寢晝參增拭淚,享筵朝薦閱登歌。
cóng lái zhǐ yè guān shū sī, cǐ dì wú fáng lǐ shù duō.
從來只謁關殊思,此地無妨禮數多。
“失候元臣合譴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