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西塞獨身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悠悠西塞獨身遠”全詩
盤中生菜不可食,門前柳條還欲顰。
悠悠西塞獨身遠,杳杳南國多兵塵。
中興宗社大臣在,悵望涕淚沾衣巾。
分類:
《立春吳體》蓀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春吳體》是明代詩人蓀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東客里逢立春,
節物風光愁殺人。
盤中生菜不可食,
門前柳條還欲顰。
悠悠西塞獨身遠,
杳杳南國多兵塵。
中興宗社大臣在,
悵望涕淚沾衣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東的客人在立春時節的心情。詩人通過描寫節物風光和自然景色,表達了他內心的憂愁和痛苦。他看到盤中的生菜無法食用,門前的柳條也開始凋謝,這些景象使他更加感到憂傷。詩人感嘆自己身處遙遠的西塞之地,而南國則充滿了戰爭的烽煙,這讓他感到孤獨和無助。然而,他也意識到國家的中興離不開忠誠的大臣,對此他感到無比的憤慨和悲傷。
賞析:
《立春吳體》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時代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通過對立春時節的景物描寫,詩人傳達了他內心的苦悶和憂傷。詩中的生菜不可食用和柳條凋謝,象征著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動蕩和戰爭的憂慮。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的現實相結合,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時局的不滿。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忠誠的大臣的敬意和對國家命運的悲嘆,顯示了他對國家興衰的關切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國家的關切之情,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社會動蕩的憂慮。這首詩詞通過寥寥數語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詩人對國家命運和社會現實的獨到見解,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悠悠西塞獨身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wú tǐ
立春吳體
jiāng dōng kè lǐ féng lì chūn, jié wù fēng guāng chóu shā rén.
江東客里逢立春,節物風光愁殺人。
pán zhōng shēng cài bù kě shí, mén qián liǔ tiáo hái yù pín.
盤中生菜不可食,門前柳條還欲顰。
yōu yōu xī sāi dú shēn yuǎn, yǎo yǎo nán guó duō bīng chén.
悠悠西塞獨身遠,杳杳南國多兵塵。
zhōng xīng zōng shè dà chén zài, chàng wàng tì lèi zhān yī jīn.
中興宗社大臣在,悵望涕淚沾衣巾。
“悠悠西塞獨身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