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窟里聽啼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霞窟里聽啼猿”全詩
半酣騎著壺公杖,直溯黃河到水源。
分類:
《游仙(四首)》湯胤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游仙(四首)》
朝代:明代
作者:湯胤勣
鶴氅斜披出市喧,
青霞窟里聽啼猿。
半酣騎著壺公杖,
直溯黃河到水源。
中文譯文:
披著鶴氅斜斜走出城市喧囂,
在青霞窟里聆聽猿猴的哀鳴。
半醉之中,騎著壺公的拐杖,
直接沿著黃河追溯至其源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湯胤勣的仙游之旅。他穿著鶴氅(一種道士的服裝)離開繁忙的城市,進入青霞窟(仙境)里聆聽猿猴的啼聲。他狀態半醉,騎著壺公的拐杖,一直沿著黃河向上游追溯,直到源頭。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作者對仙境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游仙(四首)》是明代詩人湯胤勣的作品,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中運用了鶴氅、青霞窟、啼猿、壺公杖、黃河等意象,展現了作者對仙境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開頭,描述了詩人穿著鶴氅斜斜走出市喧囂的場景,鶴氅象征著道士的身份,意味著詩人離開塵囂,進入一個安靜、純凈的境地。接下來,詩人進入青霞窟,聆聽啼猿的聲音,青霞窟象征著仙境,啼猿則是自然界的聲音,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渴望。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詩人半醉騎著壺公杖,沿著黃河追溯至其源頭。壺公杖是道士使用的拐杖,這里代表著詩人在仙游之旅中的引導和支持。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象征著廣闊的自然景觀和源頭的探索,詩人直溯黃河的水源,表達了對自然奧秘和真理的探索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勾勒出詩人的仙游之旅,揭示了他對仙境和自然的向往與追求,展現了作者積極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風貌。
“青霞窟里聽啼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ān sì shǒu
游仙(四首)
hè chǎng xié pī chū shì xuān, qīng xiá kū lǐ tīng tí yuán.
鶴氅斜披出市喧,青霞窟里聽啼猿。
bàn hān qí zhe hú gōng zhàng, zhí sù huáng hé dào shuǐ yuán.
半酣騎著壺公杖,直溯黃河到水源。
“青霞窟里聽啼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