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鳴絲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出鳴絲桐”全詩
煙筿不知路,柴扉隱其中。
雜花覆小澗,下映流泉紅。
冥心聽喧鳥,解帶投芳叢。
誰識此嘉遁,心期黃綺同。
南軒有余興,月出鳴絲桐。
分類:
《次陳山人隱處》唐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陳山人隱處》是唐泰在明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獻春始休沐,
輕策尋幽風。
煙筿不知路,
柴扉隱其中。
雜花覆小澗,
下映流泉紅。
冥心聽喧鳥,
解帶投芳叢。
誰識此嘉遁,
心期黃綺同。
南軒有余興,
月出鳴絲桐。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唐泰探訪陳山人的隱居之地,表達了對山水幽靜之境的向往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山間小溪、花草和鳥鳴的圖景,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詩人通過贊美陳山人的遁世之道,表達了對自由自在、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方式的推崇。
賞析:
這首詩以明代文人的特有情調,將山水意境與隱逸生活融合在一起,展現了唐泰對田園生活的追求。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相結合,給人以寧靜、閑適之感。
詩的前兩句"獻春始休沐,輕策尋幽風"表達了詩人迎接春天的到來,擺脫繁忙的工作,輕裝上路,尋找幽靜的風景。"煙筿不知路,柴扉隱其中"描繪了陳山人隱居的地方,隱約可見煙霧彌漫,小門深藏其中。
接下來的幾句"雜花覆小澗,下映流泉紅。冥心聽喧鳥,解帶投芳叢"描繪了隱居地的美景。花朵覆蓋在小溪上,映照出紅色的流水。詩人靜心傾聽著鳥兒的鳴叫聲,解開束縛的腰帶,投身于花叢之中。
"誰識此嘉遁,心期黃綺同。南軒有余興,月出鳴絲桐"表達了詩人對陳山人隱居生活的贊美。詩人感嘆世人難以理解這種遁世的境界,但他的內心與陳山人相通。南軒之內有美好的享受,當月亮出來時,絲桐琴聲此起彼伏。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贊美,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通過山水與人文的交融,展現了一種閑適寧靜的生活態度。
“月出鳴絲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chén shān rén yǐn chǔ
次陳山人隱處
xiàn chūn shǐ xiū mù, qīng cè xún yōu fēng.
獻春始休沐,輕策尋幽風。
yān xiǎo bù zhī lù, chái fēi yǐn qí zhōng.
煙筿不知路,柴扉隱其中。
zá huā fù xiǎo jiàn, xià yìng liú quán hóng.
雜花覆小澗,下映流泉紅。
míng xīn tīng xuān niǎo, jiě dài tóu fāng cóng.
冥心聽喧鳥,解帶投芳叢。
shuí shí cǐ jiā dùn, xīn qī huáng qǐ tóng.
誰識此嘉遁,心期黃綺同。
nán xuān yǒu yú xìng, yuè chū míng sī tóng.
南軒有余興,月出鳴絲桐。
“月出鳴絲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