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榭歌臺長薜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華榭歌臺長薜蘿”全詩
不見鳳笙吹別殿,空聞龍舸駐清河。
水寒沙碧生冰雪,華榭歌臺長薜蘿。
共道于今游幸少,豹房虎圈月華多。
分類:
《臨清公署作》童承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清公署作》是明代童承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家樓閣環繞城阿,
武帝的旌旗從此經過。
不見鳳笙吹奏別殿,
只聞龍舸停泊在清河。
河水寒冷,沙灘碧綠,冰雪出現,
華麗的亭臺上盛開著薜蘿。
與當今的游幸不多有共同的道路,
豹房虎圈中月光璀璨輝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臨清公署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富麗堂皇和雄偉壯觀。詩人通過描述萬家樓閣環繞城阿和武帝的旌旗經過,展現了宏大的場面和權力的象征。然而,詩中也表達了遺憾之情,因為詩人無法親眼見到鳳笙吹奏的別殿,只能空聞龍舸停泊的聲音。詩人以寒冷的河水、碧綠的沙灘和冰雪的景象,突出了詩中華麗亭臺上薜蘿的美麗。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當今游幸之事的不多關注,相比之下,他更加關注虎圈與豹房中的月光華麗輝煌。
賞析:
《臨清公署作》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明代臨清公署的壯麗景象。詩中的樓閣、旌旗、鳳笙、龍舸等意象,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宏大、莊嚴的氛圍。同時,詩人運用了冷暖對比的手法,將寒冷的河水和冰雪與亭臺上盛開的薜蘿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以美的享受。最后兩句以對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游幸之事的淡漠態度,更加注重虎圈與豹房中的月光華麗輝煌,給人以一種豪情壯志之感。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以其壯麗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明代臨清公署的瑰麗景象,并在此之中抒發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的淡漠情懷。
“華榭歌臺長薜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qīng gōng shǔ zuò
臨清公署作
wàn jiā lóu gé bào chéng ā, wǔ dì jīng qí xiàng cǐ guò.
萬家樓閣抱城阿,武帝旌旗向此過。
bú jiàn fèng shēng chuī bié diàn, kōng wén lóng gě zhù qīng hé.
不見鳳笙吹別殿,空聞龍舸駐清河。
shuǐ hán shā bì shēng bīng xuě, huá xiè gē tái cháng bì luó.
水寒沙碧生冰雪,華榭歌臺長薜蘿。
gòng dào yú jīn yóu xìng shǎo, bào fáng hǔ quān yuè huá duō.
共道于今游幸少,豹房虎圈月華多。
“華榭歌臺長薜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