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少耆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襄陽少耆舊”全詩
云來山覺潤,魚見水知清。
烏石關誰鑿,桐君廬幾楹。
襄陽少耆舊,誰為續圖經。
分類:
《溪行二首》童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行二首》是明代童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第一首:
古諺船胥口,無風亦自行。
云來山覺潤,魚見水知清。
烏石關誰鑿,桐君廬幾楹。
襄陽少耆舊,誰為續圖經。
第二首:
竹峰朝暮翠,巖徑草萋萋。
溪鳥啼幽谷,山花映古祠。
石橋通古道,松雨灑寒池。
千載傳遺事,誰堪話故夕。
詩意:
《溪行二首》描繪了明代時期的景色和歷史背景。詩人以溪流的行走為線索,表達了對風景的贊美和對歷史的思考。
第一首詩以溪流中的船行為開頭,表達了古諺中船只自行的意象,即使沒有風也能前進。接著,詩人用云來山覺潤、魚見水知清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清新和敏感。在描述烏石關和桐君廬時,詩人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歲月的更迭,提到了襄陽的古老和文化傳統。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少耆舊和圖經的思考,反映了詩人對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關注。
第二首詩以竹峰和巖徑為背景,描繪了山水的幽靜和清新。溪鳥的啼叫和山中的花朵襯托出古祠的莊嚴肅穆。石橋和松雨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古樸的氛圍。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傳統和歷史的思念,詩人思索著千載傳承下來的故事,希望有人能夠繼續講述這些歷史的故事。
賞析:
《溪行二首》通過自然景色和歷史背景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熱愛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古諺船胥口、魚見水知清等,使詩詞更具生動感和表現力。
詩人通過溪流的行走,將自然景色與歷史文化聯系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細膩感受。詩詞中流露出對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擔憂和思考,表達了對歷史傳統的珍視和對歷史故事的期待。
整體而言,《溪行二首》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歷史背景的描繪,以及對傳統和歷史的思索,展現了明代時期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時也反映了對歷史和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襄陽少耆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xíng èr shǒu
溪行二首
gǔ yàn chuán xū kǒu, wú fēng yì zì xíng.
古諺船胥口,無風亦自行。
yún lái shān jué rùn, yú jiàn shuǐ zhī qīng.
云來山覺潤,魚見水知清。
wū shí guān shuí záo, tóng jūn lú jǐ yíng.
烏石關誰鑿,桐君廬幾楹。
xiāng yáng shǎo qí jiù, shuí wèi xù tú jīng.
襄陽少耆舊,誰為續圖經。
“襄陽少耆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