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旌旗我心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望旌旗我心惻”全詩
水那堪吞滿臆。
遙明燈火忽驚疑,一望旌旗我心惻。
群黎草木豈有知,貪吏朘削無休息。
攻掠犯順誰所為,撫黎毒黎還毒國。
南征稍喜平崖公,殲掃惟悲不為德。
分類:
《閔黎吟三首(有引)》萬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閔黎吟三首(有引)》是明代萬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揭示了社會的不公與民眾的苦難。詩人表達了對撫黎政策的質疑和對貪吏的憤慨。他描述了貧苦農民鑿井飲水、耕種謀生的辛苦,卻無法擺脫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詩人指出,貪官污吏肆意攻掠,侵犯百姓的權益,撫慰黎民的政策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苦難,使國家陷入毒化之中。最后一句提到了平崖公,暗示即使有些軍事勝利,但由于缺乏德政,國家和人民的痛苦仍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民眾疾苦的關懷。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修辭手法,通過鑿井飲水、耕種謀生等形象描繪,生動地展現了農民的困境和生活的艱辛。詩人通過撫黎政策的失敗和貪官污吏的作惡,揭示了社會的黑暗面和統治者的無能與腐敗。整首詩情感激昂,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同時也呼喚著改革和正義的到來。
這首詩詞在明代社會背景下,以其深刻的社會意義和鮮明的批判態度而聞名。它通過抒發對社會階層和政治現象的關切,抨擊了貪官污吏的腐敗行為,對當時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難進行了真實的揭示。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和人道主義精神,反映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人民疾苦的關注,同時也是對當時政治現實的一種抗議和呼吁。
“一望旌旗我心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lí yín sān shǒu yǒu yǐn
閔黎吟三首(有引)
záo ér yǐn, gēng ér shí, fǔ lí hé shì lái xiāng bī? jí niú kě gēng qǐ bù xī, jiāng
鑿而飲,耕而食,撫黎何事來相逼?瘠牛可耕豈不惜,姜
shuǐ nà kān tūn mǎn yì.
水那堪吞滿臆。
yáo míng dēng huǒ hū jīng yí, yī wàng jīng qí wǒ xīn cè.
遙明燈火忽驚疑,一望旌旗我心惻。
qún lí cǎo mù qǐ yǒu zhī, tān lì juān xuē wú xiū xī.
群黎草木豈有知,貪吏朘削無休息。
gōng lüè fàn shùn shuí suǒ wéi, fǔ lí dú lí hái dú guó.
攻掠犯順誰所為,撫黎毒黎還毒國。
nán zhēng shāo xǐ píng yá gōng, jiān sǎo wéi bēi bù wéi dé.
南征稍喜平崖公,殲掃惟悲不為德。
“一望旌旗我心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