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重邊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天子重邊功”全詩
行遍漁陽并上谷,并無虜騎到云中。
分類:
作者簡介(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十一絕句》王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一絕句》是明代王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少年天子重邊功,
烏帽戎衣手角弓。
行遍漁陽并上谷,
并無虜騎到云中。
中文譯文:
年少的天子重視邊疆的功績,
戴著烏帽,身穿戎衣,手持弓箭。
他巡行過漁陽和上谷,
卻沒有敵方的騎兵來到云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年輕的皇帝關注邊疆事務,并親自參與防御的形象。在古代,重視邊疆的安全和保衛國家是君主的責任之一。
首句"少年天子重邊功"表達了年輕的天子對于邊疆的重要性和重視。他不滿足于坐在宮廷中享受榮華富貴,而是親自投身于邊疆事務,追求邊疆的功績。
第二句"烏帽戎衣手角弓"形象地描述了年輕天子的形象。烏帽和戎衣是邊疆將士的標志,顯示出他與士兵們站在一起,共同面對敵人。手持角弓象征著他具備戰斗的能力和決心。
接下來兩句"行遍漁陽并上谷,并無虜騎到云中"表明了年輕天子的邊疆巡視之旅。漁陽和上谷是明代北方的重要邊疆地區,他親自前往視察,并展示了他的決心和勇氣。最后一句描述了邊疆的安寧,沒有敵人的騎兵能夠越過邊界,表明了他的邊疆防御的成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年輕天子重視邊疆事務和親自投身于保衛國家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邊疆安全的重要性和對年輕君主的贊揚。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明代社會對于邊疆防衛的重視,并將其與君主的責任和擔當聯系在一起。同時,通過表達邊境的安寧,詩人也展示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少年天子重邊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ī jué jù
十一絕句
shào nián tiān zǐ zhòng biān gōng, wū mào róng yī shǒu jiǎo gōng.
少年天子重邊功,烏帽戎衣手角弓。
xíng biàn yú yáng bìng shàng gǔ, bìng wú lǔ qí dào yún zhōng.
行遍漁陽并上谷,并無虜騎到云中。
“少年天子重邊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