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悠悠只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事悠悠只如此”全詩
來日更添如許久,余生能得幾多時。
功名似昚長遭退,學問如船逆上遲。
萬事悠悠只如此,青山能負白云期。
分類:
作者簡介(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三十五初度》王鏊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十五初度》是明代詩人王鏊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生七十古來少,
嗟我如今已半之。
來日更添如許久,
余生能得幾多時。
功名似昚長遭退,
學問如船逆上遲。
萬事悠悠只如此,
青山能負白云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感慨。作者感嘆人生七十年的歲月實在太少,此刻他已經度過了其中的一半。他擔心未來的日子會更加匆匆過去,不知道余生還能擁有多少時光。詩中還提到功名和學問,暗示作者可能經歷了一些挫折和失意。作者用船逆水行進的比喻形容學問的進取困難,說明追求學問的道路并不容易。最后,作者以青山負白云的景象,表達了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時間的流逝的思考。作者運用對比和比喻的手法,凝結了對人生經歷的感慨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的"三十五初度"指的是作者的年齡,他已經度過了人生的一半。通過詩詞中的反問和疑問,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焦慮。他對功名和學問的提及,反映了他對自身成就和追求的思考。最后兩句以青山負白云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向往和希望能夠超越自身的限制,追求更高的目標。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而深入的表達,傳遞了對人生和時間流逝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未來的期待和對追求的堅持。它引發讀者對于生命的短暫性和對未來的思考,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萬事悠悠只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shí wǔ chū dù
三十五初度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shǎo, jiē wǒ rú jīn yǐ bàn zhī.
人生七十古來少,嗟我如今已半之。
lái rì gèng tiān rú xǔ jiǔ, yú shēng néng dé jǐ duō shí.
來日更添如許久,余生能得幾多時。
gōng míng shì shèn zhǎng zāo tuì, xué wèn rú chuán nì shàng chí.
功名似昚長遭退,學問如船逆上遲。
wàn shì yōu yōu zhī rú cǐ, qīng shān néng fù bái yún qī.
萬事悠悠只如此,青山能負白云期。
“萬事悠悠只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