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閣臥花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掩閣臥花谿”全詩
春不邀愁去,鶯來攪夢啼。
他鄉三月病,新綠幾枝齊。
搗藥茅檐下,空林日又低。
分類:
《花谿春暮》王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谿春暮》是明代詩人王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蒼蒼煙嶼西,
掩閣臥花谿。
春不邀愁去,
鶯來攪夢啼。
他鄉三月病,
新綠幾枝齊。
搗藥茅檐下,
空林日又低。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春日的景象。詩人躺在花谿之間的閣樓中,眼前是蒼翠的煙霧籠罩著的島嶼。他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但無法抵擋內心的憂愁。鶯鳥的歌聲打擾了他的夢境,讓他陷入痛苦之中。在異鄉,他感到了三月的孤獨和病痛,只有新綠的枝條才能讓他稍微安慰。他在茅檐下研磨藥物,而空曠的森林中的陽光已經漸漸低垂。
賞析:
《花谿春暮》運用了典型的明代詩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詩中的意象清新自然,展現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蒼蒼煙嶼的西方景色,創造了一個寧靜而遙遠的環境,增強了孤寂的感覺。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躺在花谿之間的閣樓中,這一形象使人感受到了寧靜和隱居的氛圍。
詩中的"春不邀愁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無法被春天所驅散,鶯來攪夢啼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痛苦心境。這種對內心痛苦的描繪與春天美麗的景色形成了對比,突顯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他鄉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病痛。新綠的枝條成為他唯一的慰藉,顯示出對生機和希望的渴望。
最后,詩人在茅檐下搗藥的情景和空曠的森林中低垂的陽光,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
總體來說,《花谿春暮》通過對春日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描繪,表達了孤寂、無奈和對生機的渴望。詩中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摯,具有典型的明代詩人的風格,展示了王醇獨特的藝術才華。
“掩閣臥花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xī chūn mù
花谿春暮
cāng cāng yān yǔ xī, yǎn gé wò huā xī.
蒼蒼煙嶼西,掩閣臥花谿。
chūn bù yāo chóu qù, yīng lái jiǎo mèng tí.
春不邀愁去,鶯來攪夢啼。
tā xiāng sān yuè bìng, xīn lǜ jǐ zhī qí.
他鄉三月病,新綠幾枝齊。
dǎo yào máo yán xià, kōng lín rì yòu dī.
搗藥茅檐下,空林日又低。
“掩閣臥花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