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何意向人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菊花何意向人明”全詩
中世功名殊不易,殘年去就自須輕。
寶符臨代胡應遁,玉馬朝周客已盈。
未睹金根還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
¤
分類:
《京華秋興(三首)》王鴻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京華秋興(三首)》是明代詩人王鴻儒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憐歸計苦難成,
形影蕭然在帝京。
中世功名殊不易,
殘年去就自須輕。
寶符臨代胡應遁,
玉馬朝周客已盈。
未睹金根還紫禁,
菊花何意向人明。
中文譯文:
病痛使得我的歸家計劃變得困難,我身影孤獨地在京城里徘徊。
功名在中年之后變得異常艱難,我已進入殘年,離開也須輕松。
寶符已經臨到這個時代,胡人應該遁去;玉馬已經成為周朝的客人,數量已經充足。
我還沒有看到金根(指皇帝)回到紫禁城,菊花開放向人們傳遞何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明代京城的秋天的心境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人自述身患病痛,使得他原本計劃回家的愿望變得困難。他形容自己在京城中孤獨地徘徊,形影蕭然。詩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中年之后功名難求的艱難境地以及進入殘年后離開世俗喧囂的心愿。
詩中提到了寶符臨到這個時代,胡人應該遁去。這里寶符和胡人都是指明朝的皇位和外族。詩人暗示明朝的朝廷已經衰落,而外族即將來臨。玉馬朝周客已盈,暗指玉馬(指明代的高級官員)已經進入周朝(指外族的入侵),數量已經充足。這句詩意味著明朝的中央政權已經失去了統治的力量,外族開始崛起。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金根和紫禁城,表達了詩人對皇權的思考。金根是指皇帝,紫禁城是指皇帝的居所。詩人表示自己還沒有看到金根回到紫禁城,暗示著明朝的政權未能恢復,社會秩序仍未恢復正常。而菊花開放向人們傳遞何意,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疑惑和對未來的思考。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明代社會動蕩不安的感受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通過描述自身的病痛和對時代變遷的觀察,詩人表達了對功名富貴的追求的頗為淡漠的態度,更關注個人內心的寧靜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菊花何意向人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huá qiū xìng sān shǒu
京華秋興(三首)
bìng lián guī jì kǔ nàn chéng, xíng yǐng xiāo rán zài dì jīng.
病憐歸計苦難成,形影蕭然在帝京。
zhōng shì gōng míng shū bù yì, cán nián qù jiù zì xū qīng.
中世功名殊不易,殘年去就自須輕。
bǎo fú lín dài hú yīng dùn, yù mǎ cháo zhōu kè yǐ yíng.
寶符臨代胡應遁,玉馬朝周客已盈。
wèi dǔ jīn gēn hái zǐ jìn, jú huā hé yì xiàng rén míng.
未睹金根還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
¤
“菊花何意向人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