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語振天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鈴語振天外”全詩
云噓網戶白,日落綺疏紅。
鈴語振天外,龍光盤壑中。
不有九霄陟,能令五蘊空。
分類:
《虎丘分詠得浮圖》王延陵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虎丘分詠得浮圖》是明代詩人王延陵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寶塔依托在秋天的穹頂上,珠林中看著彩虹。云彩迎風吹拂白色的窗戶,太陽落下時,綺麗的霞光散布紛紛。鈴聲傳達到天外,龍的光輝在峽谷中盤旋。它不僅能夠觸及九重天,也能使五個宇宙融為虛空。
詩意:
這首詩以虎丘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作者通過描述寶塔、珠林、彩虹等元素,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神奇。他運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了云彩、太陽和龍的壯麗景象,以及它們所具有的超凡的力量。詩人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對宇宙奧秘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華麗的意象和辭藻展示了作者的詩歌才華。他巧妙地運用形容詞和動詞,將自然景物描繪得生動而豐富。例如,寶塔倚秋穹、珠林望彩虹等形象表達了宏偉壯麗的景觀。同時,詩人通過鈴聲振天外、龍光盤壑中等描寫,表現了超凡的氣勢和力量感。這些精心選擇的詞語和形象使整首詩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讀者仿佛可以通過詩中的畫面感受到自然界的奇異景色。
此外,詩人通過"不有九霄陟,能令五蘊空"的表達,探討了宇宙的遼闊和無限。這句話意味著雖然寶塔可以觸及九重天,但它的力量可以超越天空的邊界,將五個宇宙融為虛空。這種對宇宙奧秘的思考和探索,體現了作者對哲學和宇宙的深入思考。
總體而言,《虎丘分詠得浮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宇宙奧秘,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宇宙的思考。這首詩詞以華麗的意象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讀者帶來了視覺和思想上的享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鈴語振天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ǔ qiū fēn yǒng dé fú tú
虎丘分詠得浮圖
bǎo tǎ yǐ qiū qióng, zhū lín wàng cǎi hóng.
寶塔倚秋穹,珠林望彩虹。
yún xū wǎng hù bái, rì luò qǐ shū hóng.
云噓網戶白,日落綺疏紅。
líng yǔ zhèn tiān wài, lóng guāng pán hè zhōng.
鈴語振天外,龍光盤壑中。
bù yǒu jiǔ xiāo zhì, néng lìng wǔ yùn kōng.
不有九霄陟,能令五蘊空。
“鈴語振天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