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雷蟠赤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驕雷蟠赤日”全詩
數行遷客淚,一灑便民倉。
剜肉知何補,勞心或自傷。
驕雷蟠赤日,念爾稼登場。
分類:
《便民倉是縣漕米入江處時方憂旱》王一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便民倉是縣漕米入江處時方憂旱》是明代王一鳴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修竹回斜徑,高蟬噪夕陽。
數行遷客淚,一灑便民倉。
剜肉知何補,勞心或自傷。
驕雷蟠赤日,念爾稼登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縣城中的情景,縣里的倉庫將漕運的糧食存放在江邊,以備不時之需。詩人借此景象表達了他對旱災的擔憂和對農民的關切之情。
賞析:
詩中的修竹回斜徑,高蟬噪夕陽,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修竹的曲徑回旋,高蟬在傍晚時分高聲鳴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熱烈的氛圍。接著,詩人提到了數行遷客淚,一灑便民倉。這里的遷客指的是流離失所的人們,他們為了生計而遷徙,因為旱災導致的饑荒而流淚。而便民倉則是縣城為了防備旱災而設立的倉庫,它的存在使得人們可以有所寄托,有所依靠。詩人以淚水灑在便民倉上來表達了遷客對這個倉庫的感激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剜肉知何補,勞心或自傷”表達了詩人對于應對旱災所需的犧牲和努力的困惑和痛苦。剜肉知何補,意味著為了保證糧食供應,必須采取一些艱難的措施,但是詩人卻不確定這樣的犧牲是否能夠真正解決問題,這種猶豫和無奈帶來了內心的傷痛。
最后兩句“驕雷蟠赤日,念爾稼登場”通過描繪天氣的變化來暗示著農作物的成長和收獲。驕雷和蟠赤日表達了一種熱烈的氣氛,暗示著暴雨和炎熱的天氣,而“爾稼登場”則表達了對農作物生長的殷切期待和祝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縣城中的便民倉和對旱災的擔憂,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關切和希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對比,以及天氣的變化來烘托氛圍,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農民命運的關注。
“驕雷蟠赤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àn mín cāng shì xiàn cáo mǐ rù jiāng chù shí fāng yōu hàn
便民倉是縣漕米入江處時方憂旱
xiū zhú huí xié jìng, gāo chán zào xī yáng.
修竹回斜徑,高蟬噪夕陽。
shù xíng qiān kè lèi, yī sǎ biàn mín cāng.
數行遷客淚,一灑便民倉。
wān ròu zhī hé bǔ, láo xīn huò zì shāng.
剜肉知何補,勞心或自傷。
jiāo léi pán chì rì, niàn ěr jià dēng chǎng.
驕雷蟠赤日,念爾稼登場。
“驕雷蟠赤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