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縮可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縮可致”全詩
顧此非馨,尚達斯衷。
茅縮可致,神歆載融。
始神翊周,拯溺除兇。
時維降祐,永絕興戎。
《郊廟歌辭·釋奠武成王樂章·亞獻終獻》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廟歌辭·釋奠武成王樂章·亞獻終獻》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不詳。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貳觴以獻,三變其終。
顧此非馨,尚達斯衷。
茅縮可致,神歆載融。
始神翊周,拯溺除兇。
時維降祐,永絕興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在郊廟中為武成王進行祭祀時的樂章。通過貳觴(雙杯)的奉獻,表達了對英勇王者的敬意。在儀式的過程中,進行了三次變化,以增添祭祀的莊嚴和肅穆氛圍。
作者在詩中表示,盡管這些奉獻的馨香并不完美,但仍然能夠傳達出至誠的心意。茅縮(指茅草編織的祭祀器皿)能夠傳遞神靈的心意,使神靈感到欣慰和融洽。
詩中提到了武成王,他是周朝的一位君王,受到神靈的庇佑,能夠拯救溺水者并消除兇險。通過這次祭祀,人們希望能夠得到神靈的保佑,降福于時代,永遠消除戰亂的興起。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古代祭祀儀式中的場景和意義,表達了對神靈的崇敬和對和平安寧的渴望。它展現了唐代人們對于祭祀儀式的重視和對神靈的信仰,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于和平的追求和對戰亂的厭惡。整首詩意蘊含而深遠,給人以莊重和肅穆的感覺。
“茅縮可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shì diàn wǔ chéng wáng yuè zhāng yà xiàn zhōng xiàn
郊廟歌辭·釋奠武成王樂章·亞獻終獻
èr shāng yǐ xiàn, sān biàn qí zhōng.
貳觴以獻,三變其終。
gù cǐ fēi xīn, shàng dá sī zhōng.
顧此非馨,尚達斯衷。
máo suō kě zhì,
茅縮可致,
shén xīn zài róng.
神歆載融。
shǐ shén yì zhōu, zhěng nì chú xiōng.
始神翊周,拯溺除兇。
shí wéi jiàng yòu, yǒng jué xìng róng.
時維降祐,永絕興戎。
“茅縮可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