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去不嫌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步去不嫌頻”全詩
東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頻。
移栽幸許我,已自前年春。
自我得此輩,園居豈為貧。
但憂積雨霽,日暴少精神。
終然勤灌溉,枝葉還如新。
因茲悟為學,黽勉在斯晨。
分類:
《竹》吳寬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是一首明代吳寬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看見幾位君子,身材高大而靈動。
東家經常請我去看,我去的次數多了也不嫌煩。
遷移種植幸運地讓我得到了這些竹子,已經是前年春天的事了。
因為有了這些竹子,我的園居并不貧窮。
只是擔心積雨過后天晴,陽光太猛,精神稍有不足。
最終還是勤奮地澆灌,竹枝葉仍然如新。
因此我領悟到學習的道理,默默地在這個早晨努力著。
詩意:
《竹》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吳寬對竹子的贊美和對奮發學習的感悟。詩中描繪了君子高大而靈動的形象,通過東家請作者去看竹子的情景,強調了竹子的珍貴和對竹子的喜愛。作者通過種植竹子使自己的園居不再貧窮,同時也借此反映了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作者也有一些憂慮,擔心雨后的陽光過于熾烈,自己的精神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作者決心勤奮地澆灌竹子,使其依然保持新鮮的狀態。最后,作者將這種對竹子的培育與自己的學習相聯系,表示要在每一個早晨默默努力,領悟學習的道理。
賞析:
《竹》通過描繪竹子的形象,表達了對竹子的喜愛和敬仰之情。竹子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賦予了堅韌、清雅、謙遜的象征意義。吳寬通過描寫竹子的高大身材和靈動姿態,展現了竹子的氣質與魅力。同時,通過東家頻繁請作者去看竹子,表達了竹子的珍貴和對其的重視。作者種植竹子使自己的園居更加美好,這種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是人們共同的心愿。
詩中還蘊含了一種對學習和自我修養的思考。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勤奮地澆灌竹子,使其保持新鮮的狀態,暗示了自己對學習的態度和努力。作者將竹子的生長與自己的學習相聯系,表達了在每個早晨默默努力、不斷進取的決心。這種積極向上、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價值觀。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竹子為載體,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和對自身學習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進取精神的推崇,同時也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竹子和學習的重視。
“步去不嫌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竹
xiāo rán shù jūn zǐ, luò luò jù cháng shēn.
翛然數君子,落落俱長身。
dōng jiā měi jiè kàn, bù qù bù xián pín.
東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頻。
yí zāi xìng xǔ wǒ, yǐ zì qián nián chūn.
移栽幸許我,已自前年春。
zì wǒ dé cǐ bèi, yuán jū qǐ wèi pín.
自我得此輩,園居豈為貧。
dàn yōu jī yǔ jì, rì bào shǎo jīng shén.
但憂積雨霽,日暴少精神。
zhōng rán qín guàn gài, zhī yè hái rú xīn.
終然勤灌溉,枝葉還如新。
yīn zī wù wéi xué, mǐn miǎn zài sī chén.
因茲悟為學,黽勉在斯晨。
“步去不嫌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