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坐待月已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山坐待月已出”全詩
《竹枝》調短阿家女,《桃葉》歌長何處郎。
疏林歸鳥度花影,近水流螢浮竹光。
東山坐待月已出,不覺涼露沾衣裳。
分類:
《夏日園中清暑(二首)》吳志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園中清暑(二首)》是明代吳志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夏日園中清暑(二首)
東湖萬頃波渺茫,
人家多在云水鄉。
《竹枝》調短阿家女,
《桃葉》歌長何處郎。
疏林歸鳥度花影,
近水流螢浮竹光。
東山坐待月已出,
不覺涼露沾衣裳。
譯文:
東湖波浪起伏,一望無際,人們大多生活在水鄉云霧之間。
《竹枝》的曲調短促,唱著故事中阿家的女子,《桃葉》的歌聲長遠,唱著何處的郎君。
稀疏的樹林中,鳥兒飛過花影,靠近水邊,螢火蟲在竹林中飄動。
我坐在東山上等待月亮升起,不知不覺中,涼露已經沾濕了我的衣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情感中蘊含著對自然和音樂的喜愛。詩人通過描繪東湖波瀾壯闊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廣闊。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與云霧和水鄉相伴。詩中提到的《竹枝》和《桃葉》是當時的兩首流行曲調,通過這兩首歌曲,詩人表達了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樂曲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的思念。
接下來,詩人轉向描寫自然景觀。他描述了稀疏的樹林中飛過的鳥兒和水邊飄動的螢火蟲,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最后,詩人坐在東山上等待月亮升起,感受到了夜晚的涼意,涼露沾濕了他的衣裳,給讀者一種真切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夏日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音樂的熱愛之情。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交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夏日的清涼與寧靜,以及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贊美之情。
“東山坐待月已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yuán zhōng qīng shǔ èr shǒu
夏日園中清暑(二首)
dōng hú wàn qǐng bō miǎo máng, rén jiā duō zài yún shuǐ xiāng.
東湖萬頃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鄉。
zhú zhī diào duǎn ā jiā nǚ, táo yè gē zhǎng hé chǔ láng.
《竹枝》調短阿家女,《桃葉》歌長何處郎。
shū lín guī niǎo dù huā yǐng, jìn shuǐ liú yíng fú zhú guāng.
疏林歸鳥度花影,近水流螢浮竹光。
dōng shān zuò dài yuè yǐ chū, bù jué liáng lù zhān yī shang.
東山坐待月已出,不覺涼露沾衣裳。
“東山坐待月已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