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流欲濯纓無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流欲濯纓無垢”全詩
臨流欲濯纓無垢,系纜頻移樹有陰。
罷釣舟閑橫極浦,乞齋僧去下空林。
山花盡發山翁笑,山外黃鸝遞好音。
分類:
《次韻答衡山》吳子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答衡山》是明代吳子孝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積雨新添曉漲深,
忘機終日狎沙禽。
臨流欲濯纓無垢,
系纜頻移樹有陰。
罷釣舟閑橫極浦,
乞齋僧去下空林。
山花盡發山翁笑,
山外黃鸝遞好音。
譯文:
連日的積雨使清晨的水位上漲,
我忘卻了俗世的煩擾,整日與沙鳥為伴。
站在江邊,想要洗凈衣纓卻無污垢,
系著船繩,頻繁地移動,樹影婆娑。
結束了釣魚,船隨意地停在江中,
請求庵堂里的僧人下山,進入空寂的林中。
山花盛開時,山翁發出笑聲,
山外傳來黃鸝悅耳的歌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衡山的一段閑適自在的生活。積雨使得江水上漲,將清晨的景色映襯得更加深沉。詩人忘卻了塵世的煩惱,整日與沙鳥為伴,沉浸在自然的環境中。他站在江邊,想要洗凈衣纓,但卻發現它并沒有被玷污。船繩不斷地移動,樹影投下一片陰涼。詩人結束了釣魚,船自由地停在江中。他請求庵堂里的僧人下山,一同進入寧靜的林中。山花盛開時,山翁發出笑聲,山外傳來黃鸝悅耳的歌聲,給詩人帶來了愉悅和寧靜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衡山的山水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描繪連日的積雨、清晨的水位上漲,以及與沙鳥為伴的閑適時光,展示了他遠離塵囂、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境。詩中的船繩頻繁移動和樹影的陰涼,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舒適的氛圍。在結束了釣魚后,詩人請求僧人下山,進入空寂的林中,進一步強調了他對寧靜和超然境界的追求。最后,山花盛開、山翁的笑聲和黃鸝的歌聲,給詩人帶來了愉悅和寧靜的感受,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滿足。
整首詩詞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衡山的美景和詩人的心境,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清雅,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展現了明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簡樸生活的態度。
“臨流欲濯纓無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héng shān
次韻答衡山
jī yǔ xīn tiān xiǎo zhǎng shēn, wàng jī zhōng rì xiá shā qín.
積雨新添曉漲深,忘機終日狎沙禽。
lín liú yù zhuó yīng wú gòu, xì lǎn pín yí shù yǒu yīn.
臨流欲濯纓無垢,系纜頻移樹有陰。
bà diào zhōu xián héng jí pǔ, qǐ zhāi sēng qù xià kōng lín.
罷釣舟閑橫極浦,乞齋僧去下空林。
shān huā jǐn fā shān wēng xiào, shān wài huáng lí dì hǎo yīn.
山花盡發山翁笑,山外黃鸝遞好音。
“臨流欲濯纓無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