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對清泉補破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對清泉補破瓢”全詩
詩情冷淡霜中菊,服色離披雪后蕉。
貧里有誰分米送,禁山無處覓柴燒。
老來自笑貪心在,還對清泉補破瓢。
¤
分類:
《補瓢(二首)》朽庵林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補瓢(二首)》是明代朽庵林公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內心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足跡尋常懶過橋,
棲棲今日又明朝。
詩情冷淡霜中菊,
服色離披雪后蕉。
貧里有誰分米送,
禁山無處覓柴燒。
老來自笑貪心在,
還對清泉補破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貧困的生活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朽庵林公的淡泊情懷和對自然的感悟。
第一句“足跡尋常懶過橋”,描繪了作者過著平凡而懶散的生活,沒有太多追求和激情。第二句“棲棲今日又明朝”,表達了作者平淡的生活日復一日,不顯富貴,但堅持向前。
第三句“詩情冷淡霜中菊”,通過描寫冷淡的菊花,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冷靜和超脫。第四句“服色離披雪后蕉”,以蕉葉披雪的形象,暗示作者在寒冷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本色。
接下來的兩句“貧里有誰分米送,禁山無處覓柴燒”,表現了作者的貧困和生活的艱辛。他沒有人幫助他分米,也沒有地方找柴火,生活十分困頓。
最后兩句“老來自笑貪心在,還對清泉補破瓢”,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貪婪欲望的自我嘲笑,并以修補破瓢的形象表達了對清泉清新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平實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貧困而淡泊的生活,表達了對自然和清新之美的追求,以及對物質欲望的反思。這種淡泊的生活態度和對貧困境遇的坦然面對,展示了作者的獨立自主和內心的自在,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悟性。
“還對清泉補破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piáo èr shǒu
補瓢(二首)
zú jī xún cháng lǎn guò qiáo, xī xī jīn rì yòu míng cháo.
足跡尋常懶過橋,棲棲今日又明朝。
shī qíng lěng dàn shuāng zhōng jú, fú sè lí pī xuě hòu jiāo.
詩情冷淡霜中菊,服色離披雪后蕉。
pín lǐ yǒu shuí fēn mǐ sòng, jìn shān wú chǔ mì chái shāo.
貧里有誰分米送,禁山無處覓柴燒。
lǎo lái zì xiào tān xīn zài, hái duì qīng quán bǔ pò piáo.
老來自笑貪心在,還對清泉補破瓢。
¤
“還對清泉補破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