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黃葉久隨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應黃葉久隨風”全詩
曙色漸分雙闕下,漏聲遙在百花中。
爐煙乍起開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發生同雨露,不應黃葉久隨風。
分類:
《早朝日寄所知》皇甫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早朝日寄所知》
朝代:唐代
作者:皇甫曾
長安雪夜見歸鴻,
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漸分雙闕下,
漏聲遙在百花中。
爐煙乍起開仙仗,
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發生同雨露,
不應黃葉久隨風。
中文譯文:
在長安的雪夜,我看到了歸來的雁群,
在紫禁城中,太陽升起向天致敬,我也隨之起舞。
曙色逐漸分開雙闕,露出了皇宮下的景象,
遙遠的漏聲在百花之間回蕩。
爐煙突然升起,象征著神仙的降臨,
玉佩剛剛完美地懸掛在皇帝身上。
我們一同承受著命運的洗禮,就像共同經歷雨露滋潤一樣,
不應該像黃葉一樣久久地隨風飄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天早晨,皇帝在紫禁城中舉行朝會,祈求國家的安寧繁榮。詩人皇甫曾通過細致的描寫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對皇帝和國家命運的關切,以及對祥和富足生活的向往。
在第一句中,歸鴻象征著季節的更替和人事的變遷,而長安的雪夜則為詩篇設定了冷寂的背景。
第二句中,皇帝朝天拜舞,表現出他的至高地位和威嚴,而詩人則在這個儀式中有如仙舞,似乎與皇帝在儀式中相互呼應,折射出對皇權和儀式的一種崇敬和想象。
第三和第四句描繪了早晨的景象,曙色逐漸散開,宮殿的景象顯露出來,漏聲回蕩在百花之間,彌漫著宮廷的寧靜和莊嚴。
第五和第六句,爐煙升起,仙仗開啟,玉佩掛于皇帝身上,這些都是皇帝朝會的元素,詩人通過這些描寫,將讀者帶入了宮廷的場景之中。
最后兩句通過自然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祝愿。共同承受雨露的滋潤,象征著人民與皇帝共同承擔國家的責任,而“黃葉久隨風”則暗示著希望國家繁榮長盛,不會隨著歲月的變遷而消逝。
總之,這首詩以華麗的詞藻和深遠的意境,展現了皇帝和國家的莊嚴儀式,以及詩人對國家命運的祝愿和美好希望。
“不應黃葉久隨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áo rì jì suǒ zhī
早朝日寄所知
cháng ān xuě yè jiàn guī hóng, zǐ jìn cháo tiān bài wǔ tóng.
長安雪夜見歸鴻,紫禁朝天拜舞同。
shǔ sè jiàn fēn shuāng què xià,
曙色漸分雙闕下,
lòu shēng yáo zài bǎi huā zhōng.
漏聲遙在百花中。
lú yān zhà qǐ kāi xiān zhàng, yù pèi cái chéng yǐn shàng gōng.
爐煙乍起開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gòng hé fā shēng tóng yǔ lù, bù yīng huáng yè jiǔ suí fēng.
共荷發生同雨露,不應黃葉久隨風。
“不應黃葉久隨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