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宿嶺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漁舟宿嶺云”全詩
樵徑沖江雨,漁舟宿嶺云。
布帆林杪見,水碓月中聞。
獨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分類:
《入桐江》徐中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桐江》是明代徐中行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奔流千折下,峭壁兩崖分。
樵徑沖江雨,漁舟宿嶺云。
布帆林杪見,水碓月中聞。
獨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桐江的景色。詩人描述了江水奔騰而下,峭壁兩側分立的景象。在山間小徑上,樵夫在江雨中往前沖,漁船則停泊在山嶺上的云中。遠處的林木盡頭可以看到布滿帆船,水碓的聲音傳來,月亮懸掛在其中。唯有一個孤獨的旅行者,身披裘衣,獨特而不平凡,千秋萬世都無法與他相比。
賞析:
《入桐江》通過對桐江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山水的壯美和寧靜。詩中采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增強了詩的藝術感。
首先,詩人以奔騰不息的江水和陡峭的峭壁為景,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江水奔流千折,形成了磅礴的氣勢,而兩側的峭壁則給人以高聳入云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轉入描寫山間的情景。樵夫在江雨中往前沖,展示了生活的艱辛和不屈的精神。漁船停泊在山嶺上的云中,給人以寧靜和祥和的感覺,形成了一種山水相依的和諧景象。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寫遠處的景象和一個披裘的旅行者,突出了這個人物的獨特性和與眾不同。遠處的林木盡頭,布滿了帆船,水碓的聲音傳來,月亮懸掛其中,給人以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而這個披裘的旅行者,則被詩人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他與眾不同,獨自行走在這片山水之間,具有獨特的氣質和價值。
整首詩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細節和運用意象的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通過對披裘客的描寫,突出了個體的獨特性和與眾不同,表達了詩人對于獨立思考和個性追求的肯定。
“漁舟宿嶺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tóng jiāng
入桐江
bēn liú qiān zhé xià, qiào bì liǎng yá fēn.
奔流千折下,峭壁兩崖分。
qiáo jìng chōng jiāng yǔ, yú zhōu sù lǐng yún.
樵徑沖江雨,漁舟宿嶺云。
bù fān lín miǎo jiàn, shuǐ duì yuè zhōng wén.
布帆林杪見,水碓月中聞。
dú yǒu pī qiú kè, qiān qiū bù kě qún.
獨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漁舟宿嶺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