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花猿引掛巖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弄花猿引掛巖藤”全詩
草茅徑昃須扶杖,霧雨堂昏要續燈。
警露鶴鳴穿壁月,弄花猿引掛巖藤。
閉門細究《楞嚴》旨,鏡像年芳未可憑。
分類:
《賓山駐錫云居》雪江秀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賓山駐錫云居》是明代雪江秀公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滿地云山皆幻住,
此心若了始為僧。
草茅徑昃須扶杖,
霧雨堂昏要續燈。
警露鶴鳴穿壁月,
弄花猿引掛巖藤。
閉門細究《楞嚴》旨,
鏡像年芳未可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賓山上一處名為云居的地方。詩人觀察到周圍的云山都仿佛停留在那里,無論是云還是山都如幻境一般。只有當內心達到了超脫的境界,才能真正成為一位僧人。在晝光漸漸消退的茅草小徑上,詩人手扶拐杖行走。當迷霧和雨水籠罩在庵堂之中,他需要點亮燈火以維持昏暗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夠聽到鶴鳴聲穿透墻壁,月光透過露珠照亮一切,猿猴戲弄花朵,巖藤上垂掛著。閉門靜心,細致研究《楞嚴經》的教義,卻發現自己的形象與年輕時的容顏已經不可靠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賓山上的云居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在此的生活和修行狀態,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俗、尋求內心寧靜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滿地的云山、茅草小徑、霧雨籠罩的庵堂,以及警露鶴鳴、弄花猿引等生動的形象,展現出賓山的靜謐與神秘。詩人通過對這些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對禪宗教義的思考。閉門細究《楞嚴》旨,意味著詩人對佛法教義的深入研究和領悟,而鏡像年芳未可憑的句子則呈現了歲月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虛幻。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的向往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展現了詩人深邃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弄花猿引掛巖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īn shān zhù xī yún jū
賓山駐錫云居
mǎn dì yún shān jiē huàn zhù, cǐ xīn ruò le shǐ wèi sēng.
滿地云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為僧。
cǎo máo jìng zè xū fú zhàng, wù yǔ táng hūn yào xù dēng.
草茅徑昃須扶杖,霧雨堂昏要續燈。
jǐng lù hè míng chuān bì yuè, nòng huā yuán yǐn guà yán téng.
警露鶴鳴穿壁月,弄花猿引掛巖藤。
bì mén xì jiū lèng yán zhǐ, jìng xiàng nián fāng wèi kě píng.
閉門細究《楞嚴》旨,鏡像年芳未可憑。
“弄花猿引掛巖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