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開去漸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船開去漸遙”全詩
歸時不愁暮,出浦正乘潮。
分類:
作者簡介(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余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后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江南行(二首)》楊士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南行(二首)》
家住橫塘口,
船開去漸遙。
歸時不愁暮,
出浦正乘潮。
這首詩詞是明代楊士奇創作的,描述了他在江南地區的旅行經歷。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家住在橫塘口,
船只逐漸遠離岸邊。
歸途中無需擔憂天黑,
離開港口正逢漲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士奇在江南地區旅行的情景。他以第一人稱講述,表達了他住在橫塘口(一個港口)的家中,從港口乘船出發,逐漸遠離岸邊。在歸途中,他并不擔心天黑,因為正好遇到漲潮,可以趁潮水推動船只迅速回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地區的風物和旅行的情景,展現了楊士奇對家鄉和旅行的喜悅之情。詩中的景象簡潔而生動,通過描寫船只離開岸邊、歸途中的天黑和漲潮,表達了一種暢快淋漓的旅行心情。
詩人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將離開家和歸途中的情景相對照。在離開家時,船只漸行漸遠,讓人感受到離別的情緒;而在歸途中,詩人卻用“歸時不愁暮”來表達自己無需擔憂天黑,因為正好遇到漲潮,可以順利回家。這種對比展現了旅行的愉悅和對家鄉的向往。
整首詩詞節奏明快,字句簡練,意境清晰。通過描繪江南地區特有的水鄉風光和旅行的心情,詩人成功地傳達了對家鄉和旅行的熱愛和喜悅之情,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快樂的氛圍。
“船開去漸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xíng èr shǒu
江南行(二首)
jiā zhù héng táng kǒu, chuán kāi qù jiàn yáo.
家住橫塘口,船開去漸遙。
guī shí bù chóu mù, chū pǔ zhèng chéng cháo.
歸時不愁暮,出浦正乘潮。
“船開去漸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