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深澗地喉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流深澗地喉通”全詩
黃牛下坂前溪雨,綠竹搖窗曲徑風。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澗地喉通。
繩床兀坐清無寐,滿耳蛙鳴蘆荻中。
分類:
《宿山寺遇雨》楊文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山寺遇雨》是明代詩人楊文卿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山寺遇雨
獨抗塵容過梵宮,
殘陽猶自拖微紅。
黃牛下坂前溪雨,
綠竹搖窗曲徑風。
石露危崖山骨出,
水流深澗地喉通。
繩床兀坐清無寐,
滿耳蛙鳴蘆荻中。
中文譯文:
在山寺過夜遇到雨
獨自抵擋塵埃顧望梵宮,
殘陽仍拖曳微紅。
黃牛下坡前的溪雨,
綠竹搖動窗戶曲徑的風。
巖石露出危崖,山骨凸顯,
水流深澗地喉暢通。
我獨坐在繩床上,清醒無寐,
耳中充滿蛙聲和蘆荻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寺廟中遇到雨天的情景。詩人孤身一人,抵御著塵埃,望著遠處的梵宮。雖然太陽已經西斜,但依然拖著微紅的余暉。黃牛在下坡前在雨中穿過溪流,綠竹搖擺著窗戶,曲徑上的風吹拂著。巖石露出危崖,山巒的輪廓清晰可見,水流深澗,地勢陡峭。詩人獨自坐在繩床上,清醒而無法入眠,耳中充滿了蛙聲和蘆荻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在山寺遇到雨天時的心境和感受。詩人以獨自抵擋塵埃的形象,映照出他內心的孤獨和清凈。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黃牛下坡前的溪雨、綠竹搖動的窗戶、曲徑上的風,以及巖石和水流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動景象。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坐在繩床上,清醒而無法入眠,耳中充滿了蛙聲和蘆荻的聲音,表達了他對自然的親近和對寂靜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傳遞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寂靜、寧靜的渴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詩人內心的寧靜,也可以反思自己對于繁忙世界中的追求和對于內心平靜的需求。
“水流深澗地喉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hān sì yù yǔ
宿山寺遇雨
dú kàng chén róng guò fàn gōng, cán yáng yóu zì tuō wēi hóng.
獨抗塵容過梵宮,殘陽猶自拖微紅。
huáng niú xià bǎn qián xī yǔ, lǜ zhú yáo chuāng qū jìng fēng.
黃牛下坂前溪雨,綠竹搖窗曲徑風。
shí lù wēi yá shān gǔ chū, shuǐ liú shēn jiàn dì hóu tōng.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澗地喉通。
shéng chuáng wù zuò qīng wú mèi, mǎn ěr wā míng lú dí zhōng.
繩床兀坐清無寐,滿耳蛙鳴蘆荻中。
“水流深澗地喉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