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抱欣從此日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素抱欣從此日舒”全詩
淺碧云虛泉落后,孤紅霞澹澗芳余。
放禪時至鐘鳴室,施食人回鳥下除。
勝地每嫌山水隔,不因乘興到應疏。
分類:
《舂暮與行書記過師子林》姚道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舂暮與行書記過師子林》是明代姚道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舂暮與行書記過師子林
偶同看竹過林廬,
素抱欣從此日舒。
淺碧云虛泉落后,
孤紅霞澹澗芳余。
放禪時至鐘鳴室,
施食人回鳥下除。
勝地每嫌山水隔,
不因乘興到應疏。
中文譯文:
在黃昏時分和行書之際,我與友人一起經過師子林。
我們欣然擁抱這份純凈,從那天開始暢快自在。
淺碧的云朵飄渺虛無,泉水落后于山間。
孤紅的霞光在幽深的溪澗中彌漫,余香仍然殘留。
在禪修時,鐘聲響徹禪房,
施食之時,人們回到鳥兒飛翔的地方。
美景總是被山水所隔斷,
但我們不因為乘興而到達,反而應該保持淡然心境。
詩意和賞析:
《舂暮與行書記過師子林》是一首描繪山水禪境的詩詞。詩人姚道衍與友人一同走過林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寧靜。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展示了淺碧的云朵與孤紅的霞光,描繪了山水之間的和諧與平衡。
在禪修時,詩人聽到禪房里的鐘聲,這是對禪宗修行的一種象征。施食之時,人們將食物供養給鳥兒,展示了與自然界的和諧共處。詩人認為勝地之美不在于到達,而在于心境的淡然,通過禪修和觀察自然,可以達到內心的寧靜與解脫。
姚道衍通過《舂暮與行書記過師子林》表達了他對自然與禪修的熱愛,強調了心境的重要性。詩中融合了自然景色、禪修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對于和諧、寧靜、淡然心境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悟和體驗,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素抱欣從此日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ōng mù yǔ xíng shū jì guò shī zi lín
舂暮與行書記過師子林
ǒu tóng kàn zhú guò lín lú, sù bào xīn cóng cǐ rì shū.
偶同看竹過林廬,素抱欣從此日舒。
qiǎn bì yún xū quán luò hòu, gū hóng xiá dàn jiàn fāng yú.
淺碧云虛泉落后,孤紅霞澹澗芳余。
fàng chán shí zhì zhōng míng shì, shī shí rén huí niǎo xià chú.
放禪時至鐘鳴室,施食人回鳥下除。
shèng dì měi xián shān shuǐ gé, bù yīn chéng xìng dào yīng shū.
勝地每嫌山水隔,不因乘興到應疏。
“素抱欣從此日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