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思憑他怨藁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閨思憑他怨藁砧”全詩
名義有權堪自解,炎荒緣分不從今。
游情賴得同瓢笠,閨思憑他怨藁砧。
君輩果期歸計早,數行白簡望知音。
分類:
《別李莘韜余獻甫》尹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別李莘韜余獻甫》
朝代:明代
作者:尹伸
南行碌碌頗違心,
博勢無休便陸沈。
名義有權堪自解,
炎荒緣分不從今。
游情賴得同瓢笠,
閨思憑他怨藁砧。
君輩果期歸計早,
數行白簡望知音。
中文譯文:
離別李莘、韜余、獻甫三位朋友
南行的征程頗為艱辛,
追求權勢無休止,卻陷入了困境。
名利的束縛雖然能夠自行解脫,
但紛紛擾擾的世俗之事卻無法改變。
我在旅途中依靠同伴的陪伴,
思念家人只能寄托在怨恨的藁砧上。
你們年輕的朋友們,早日實現歸期,
希望你們能明白我寄去的幾行簡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文人尹伸寫給他的朋友李莘、韜余和獻甫的離別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南行途中的種種困境和迷茫,以及對朋友們的思念和期望。
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南行的旅途是艱辛而碌碌無為的,追求權勢的決心使他一直陷入困境之中,無法擺脫。這反映了作者對世俗之事的失望和對權勢的懷疑。
其次,作者提到名義和權力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卻無法改變當前的困境和紛擾。這表明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認識和對權勢的冷靜思考。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依靠朋友的陪伴,特別是在思念家人時,只能寄托在怨恨的藁砧上。這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作者寄語年輕的朋友們早日回家,希望他們能夠明白自己寄去的幾行簡信,表示對他們的期待和關心。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離別之情和對朋友們的思念之情,同時也通過對追求權勢和名利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觸動。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人生的艱辛和迷惘,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閨思憑他怨藁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lǐ shēn tāo yú xiàn fǔ
別李莘韜余獻甫
nán xíng lù lù pō wéi xīn, bó shì wú xiū biàn lù shěn.
南行碌碌頗違心,博勢無休便陸沈。
míng yì yǒu quán kān zì jiě, yán huāng yuán fèn bù cóng jīn.
名義有權堪自解,炎荒緣分不從今。
yóu qíng lài dé tóng piáo lì, guī sī píng tā yuàn gǎo zhēn.
游情賴得同瓢笠,閨思憑他怨藁砧。
jūn bèi guǒ qī guī jì zǎo, shù xíng bái jiǎn wàng zhī yīn.
君輩果期歸計早,數行白簡望知音。
“閨思憑他怨藁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