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留殘石伴遺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幸留殘石伴遺編”全詩
院藏彌勒依金好,樓望童初想玉賢。
底事會心常獨笑,未能排悶且高眠。
吟軒何以酬枯臆,禁得廬峰一匹泉。
¤
分類: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于鑒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是明代于鑒之所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楊子幽居五世傳,
幸留殘石伴遺編。
院藏彌勒依金好,
樓望童初想玉賢。
底事會心常獨笑,
未能排悶且高眠。
吟軒何以酬枯臆,
禁得廬峰一匹泉。
中文譯文:
楊子幽居相傳五代,
幸運地保存下了殘石,作為遺編的伴侶。
庭院中供奉的彌勒佛,依靠黃金雕刻得很美好,
樓閣眺望,童子初次想象起了玉賢之士。
心中底事,常常會自己心領神會而獨自發笑,
無法排解壓抑,只好高高地入眠。
吟詠的書齋如何能夠回報枯槁的幻想,
只能在廬山的峰巔禁得起一股清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居的楊子,他是一個與世隔絕、沉浸在自己內心世界的人。楊子幽居已經傳承了五代,他幸運地保留了一些殘石,作為他所編寫的作品的陪伴。詩中描述了他庭院中供奉的彌勒佛,以及他從樓閣眺望時對于玉賢之士的想象。
詩人表達了楊子心中的感受和狀態。他心中的事情常常能夠自己理解,并因此而發笑。然而,他仍未能排解內心的抑郁,只能通過沉睡來逃避。詩人提到了吟詠的書齋,即楊子的創作空間,問道如何能夠回報他內心枯槁的幻想。最后,他以廬山峰巔的一股清泉作為比喻,來表達他的創作的力量和價值。
整首詩以簡潔而意味深遠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隱居者的內心世界和創作追求。詩人通過對楊子幽居的描繪和自己的思考,表達了對于創作與內心世界的思索和渴求,以及對于創作與現實之間關系的思考和探討。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內省與追求。
“幸留殘石伴遺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shí shǒu chóng zhēn yuán nián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yáng zǐ yōu jū wǔ shì chuán, xìng liú cán shí bàn yí biān.
楊子幽居五世傳,幸留殘石伴遺編。
yuàn cáng mí lè yī jīn hǎo, lóu wàng tóng chū xiǎng yù xián.
院藏彌勒依金好,樓望童初想玉賢。
dǐ shì huì xīn cháng dú xiào, wèi néng pái mèn qiě gāo mián.
底事會心常獨笑,未能排悶且高眠。
yín xuān hé yǐ chóu kū yì, jìn dé lú fēng yī pǐ quán.
吟軒何以酬枯臆,禁得廬峰一匹泉。
¤
“幸留殘石伴遺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