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晝多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雨晝多昏”全詩
水出云根上,帆行石峽門。
未寒厓已凍,不雨晝多昏。
何自聞人語,荒荒虎豹村。
¤
分類:
《沅江雜述二首》俞安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沅江雜述二首》是明代俞安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沅江的景色和人文風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過白馬渡,
千里斷平原。
水出云根上,
帆行石峽門。
未寒厓已凍,
不雨晝多昏。
何自聞人語,
荒荒虎豹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沅江為背景,描繪了江山的壯美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狀況。詩中的描寫充滿了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觀的壯麗。
首先,詩人描述了山經過白馬渡,形容山勢雄偉壯觀,仿佛白馬渡成為山的過道。接著,詩人表達了千里平原被山勢所隔絕的景象,展現出廣闊平原的壯麗景色。
然后,詩人描繪了水從云根上涌出,形成了沅江這條江河。詩人通過描寫江水的源頭,表現了江水的清澈和源遠流長。
接著,詩人以帆行石峽門來描繪船只在江上行駛的景象。這里的石峽門可能是指狹窄的峽谷,詩人通過描寫船只穿越石峽門的畫面,展示了江水奔流的壯麗景象。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用寒冷和昏暗的氣氛來描繪江山的荒涼。詩人描述了未到寒冷季節,厓(yá)已經凍結,暗示著嚴寒的氣候。同時,詩人又表達了白天昏暗陰沉的景象,暗示著天氣的陰郁。
最后,詩人提到了荒涼的虎豹村,暗示了當地人民的生活艱辛和貧困。這種對人民生活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現實主義色彩,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關懷。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沅江為背景,通過對山水景色和人民生活的描繪,展現了江山的壯麗和人民的艱辛。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景物描寫,以及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使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魅力。
“不雨晝多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jiāng zá shù èr shǒu
沅江雜述二首
shān guò bái mǎ dù, qiān lǐ duàn píng yuán.
山過白馬渡,千里斷平原。
shuǐ chū yún gēn shàng, fān xíng shí xiá mén.
水出云根上,帆行石峽門。
wèi hán yá yǐ dòng, bù yǔ zhòu duō hūn.
未寒厓已凍,不雨晝多昏。
hé zì wén rén yǔ, huāng huāng hǔ bào cūn.
何自聞人語,荒荒虎豹村。
¤
“不雨晝多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