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父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原有父母”全詩
謂當棄一人,所活千萬余。
中原有父母,奮身靡敢私。
悠悠河陽橋,生死從此辭。
分類: 出塞
《出塞》俞允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塞》是明代文人俞允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擊退胡人無一生還,
這已經不是不知道。
我才要放棄一個人,
卻能活下億萬人。
中原有父母之恩,
我奮身而不敢私心。
河陽橋悠悠遠離,
從此生死別離。
詩意:
《出塞》描繪了明代時期戰亂頻繁、邊塞戰事激烈的背景。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在戰場上的選擇和思考,彰顯了忠誠、責任與家國情懷。詩中表達了詩人面臨敵人來襲時,明白自己可能會喪生,但仍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以保全中原的億萬生靈。詩人表達了對父母恩情的感激和對家國責任的擔當,選擇了舍己為人的壯舉。
賞析:
《出塞》以簡練有力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決斷和忠誠。首句直接點明了戰場上的殘酷現實,擊退胡人無一生還,這已經不是不知道。詩人意識到戰爭的殘酷,但他并不退縮,而是選擇了放棄自己一個人的生命,以換取中原億萬人的安寧,表現了崇高的犧牲精神。
接下來的兩句,中原有父母之恩,我奮身而不敢私心,表達了詩人對家庭和國家的情感。詩人明白自己的責任所在,不敢為私欲而動搖,選擇了奮身投入戰斗,表現了他對家國的忠誠和責任感。
最后兩句,河陽橋悠悠遠離,從此生死別離,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離開家鄉、投身戰場之后的離別之苦。河陽橋象征家園,詩人的離開意味著與家人永別,生死與共。這種別離的悲涼情感,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忠誠和犧牲精神。
整首詩通過簡練、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戰亂時期面臨選擇時的決斷和犧牲,突出了中原的重要性和詩人對家國的忠誠。這首詩詞既展現了明代時期邊塞的戰爭氛圍,又體現了人民英雄的崇高品質,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價值觀的意義。
“中原有父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ài
出塞
jī hú wú shēng huán, cǐ jǐ fēi bù zhī.
擊胡無生還,此己非不知。
wèi dāng qì yī rén, suǒ huó qiān wàn yú.
謂當棄一人,所活千萬余。
zhōng yuán yǒu fù mǔ, fèn shēn mí gǎn sī.
中原有父母,奮身靡敢私。
yōu yōu hé yáng qiáo, shēng sǐ cóng cǐ cí.
悠悠河陽橋,生死從此辭。
“中原有父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