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應飄泊到殘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也應飄泊到殘春”全詩
自來姣好根荄薄,卻為輕狂轉盼頻。
任是秾華迎淑景,也應飄泊到殘春。
青陽若得常如舊,子建何須賦洛神。
¤
分類:
《落花(七首)》羽素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落花(七首)》
才向詩人又酒人,
半留窗屋半鋪茵。
自來姣好根荄薄,
卻為輕狂轉盼頻。
任是秾華迎淑景,
也應飄泊到殘春。
青陽若得常如舊,
子建何須賦洛神。
中文譯文:
才剛剛傾向于詩人又向酒人,
半將心思留在窗戶里,半將身子躺在茵席上。
自古以來,美貌和才華通常都是淺薄的,
卻因為年輕輕狂而頻繁轉換目光。
無論是怎樣的美景迎接著華麗的季節,
也注定要漂泊到殘破的春天。
如果一切都能永遠像以前那樣青春美好,
那么子建又何必再寫洛神的賦詩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羽素蘭的作品,描繪了人生中的瞬間美好和轉瞬即逝的時光。詩人通過落花的意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無常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自己既向詩人又向酒人傾慕,表達了對詩歌和酒的熱愛。接著,詩人用"半將心思留在窗戶里,半將身子躺在茵席上"的描寫,展示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內心的紛亂和矛盾。
第二句"自古以來,美貌和才華通常都是淺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俗之美的看法,認為華麗的外表和才華往往是虛無的。然而,年輕輕狂的心態使得詩人頻繁改變目光,表現出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無論是怎樣的美景迎接著華麗的季節,也注定要漂泊到殘破的春天",通過對季節和美景的描繪,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感傷。美麗的景象終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凋零,人們的青春美好也會逐漸消逝。
最后兩句"如果一切都能永遠像以前那樣青春美好,那么子建又何必再寫洛神的賦詩呢",詩人以青陽和子建為象征,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認為,如果一切都能保持不變,就不需要再去追求和創造美了。
整首詩以落花為意象,通過對美、時光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瞬息即逝的思考和感慨,引發人們對美、時光和生命的深入思考。
“也應飄泊到殘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huā qī shǒu
落花(七首)
cái xiàng shī rén yòu jiǔ rén, bàn liú chuāng wū bàn pù yīn.
才向詩人又酒人,半留窗屋半鋪茵。
zì lái jiāo hǎo gēn gāi báo, què wèi qīng kuáng zhuǎn pàn pín.
自來姣好根荄薄,卻為輕狂轉盼頻。
rèn shì nóng huá yíng shū jǐng, yě yīng piāo bó dào cán chūn.
任是秾華迎淑景,也應飄泊到殘春。
qīng yáng ruò dé cháng rú jiù, zi jiàn hé xū fù luò shén.
青陽若得常如舊,子建何須賦洛神。
¤
“也應飄泊到殘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