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踏須彌頂上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擬踏須彌頂上行”全詩
無句可酬留偈客,半峰花雨一聲鶯。
分類:
《答蔡五岳見訪》月潭德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答蔡五岳見訪》
朝代:明代
作者:月潭德公
閑將祖意問臞僧,
擬踏須彌頂上行。
無句可酬留偈客,
半峰花雨一聲鶯。
中文譯文:
閑暇之余,我將祖輩的心意咨詢給虔誠的僧人,
打算踏上須彌山頂前行。
我無言可回報留下來的詩客,
只有半山上的花雨和一聲鳥鳴作答。
詩意:
這首詩是明代月潭德公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人在閑暇時向虔誠的僧人請教祖輩的心意,并表達了自己的行動計劃,即踏上須彌山頂。然而,詩人感到無以言表,無法回報留下詩句的客人。最后,他以自然界的景物作答,以半山上的花雨和一聲鳥鳴象征自己的感激和回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在閑暇時尋求精神上的指引,希望得到虔誠的僧人的啟示。他計劃踏上須彌山頂,這可以被視為一種修行的象征,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然而,詩人也意識到自己無法以言語回報留下詩句的客人,這可能意味著他無法用詩歌表達他內心深處的感激之情。最后,他以自然界的景物作為回應,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將花雨和鳥鳴作為一種隱喻,傳遞出對客人的感激和回應。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生活的思考。他感到自己無法以言語回報留下詩句的客人,但通過自然界的景物,他傳達了自己對客人的感激之情。這種對自然界的借喻和象征的使用,賦予了詩歌一種深邃而富有意味的情感。整首詩流露出一種寧靜與超越,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人際關系的思考。
“擬踏須彌頂上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cài wǔ yuè jiàn fǎng
答蔡五岳見訪
xián jiāng zǔ yì wèn qú sēng, nǐ tà xū mí dǐng shàng xíng.
閑將祖意問臞僧,擬踏須彌頂上行。
wú jù kě chóu liú jì kè, bàn fēng huā yǔ yī shēng yīng.
無句可酬留偈客,半峰花雨一聲鶯。
“擬踏須彌頂上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