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鸞鳳扶丹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中鸞鳳扶丹轂”全詩
佳氣迥浮江北樹,曉光初絢海東霞。
云中鸞鳳扶丹轂,水底魚龍識翠華。
不用臨流羨天塹,只今四海盡為家。
分類:
作者簡介(曾棨)
《車駕渡江》曾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車駕渡江》是明代曾棨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車駕渡江
朱旗畫戟擁晴沙,
錦纜牙檣照浪花。
佳氣迥浮江北樹,
曉光初絢海東霞。
云中鸞鳳扶丹轂,
水底魚龍識翠華。
不用臨流羨天塹,
只今四海盡為家。
中文譯文:
紅旗飄揚,畫戟高舉,車輛駛過晴朗的沙灘,
錦纜和牙檣倒映在翻騰的浪花中。
美麗的氣息漂浮在江北的樹木上,
清晨的光輝初現在東海上的霞光中。
仙鳥鳳凰在云中扶著紅輪,
水底的魚龍也能辨識碧翠之華。
無需眺望險峻的天塹,
如今四方的海洋都成了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車駕渡江的壯麗景象。詩人通過描繪車駕行駛過江河的場景,展現了明代壯麗的氣勢和繁榮的景象。
詩的開頭以紅旗和畫戟的形象作為引子,給人以莊嚴而威武的感覺。車駕行駛在晴朗的沙灘上,錦纜和牙檣倒映在浪花中,形成一幅壯麗的景象。
接著,詩人描繪了江北樹木上飄浮的美麗氣息,以及東海上初現的晨曦。這些景象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也反映了明代的繁榮和興盛。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運用了神話傳說中的意象,描述了云中仙鳥鳳凰扶著紅輪,水底的魚龍也能辨識出碧翠之華。這些形象象征著皇權的威嚴和江河的神奇之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明代的豪情壯志和國家繁榮的贊美之情。詩人表示,無需羨慕那些險峻的天塹,明代的國土已經擴展到四方,四海皆為家。
整首詩詞以雄壯的意象和華麗的描寫展示了明代的輝煌景象和自豪感。同時,詩人也抒發了對國家繁榮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云中鸞鳳扶丹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ē jià dù jiāng
車駕渡江
zhū qí huà jǐ yōng qíng shā, jǐn lǎn yá qiáng zhào làng huā.
朱旗畫戟擁晴沙,錦纜牙檣照浪花。
jiā qì jiǒng fú jiāng běi shù, xiǎo guāng chū xuàn hǎi dōng xiá.
佳氣迥浮江北樹,曉光初絢海東霞。
yún zhōng luán fèng fú dān gǔ, shuǐ dǐ yú lóng shí cuì huá.
云中鸞鳳扶丹轂,水底魚龍識翠華。
bù yòng lín liú xiàn tiān qiàn, zhǐ jīn sì hǎi jǐn wèi jiā.
不用臨流羨天塹,只今四海盡為家。
“云中鸞鳳扶丹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