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念白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不念白石”全詩
玉氣亙中天,龍湫無六月。
于茲隱君子,結屋依翠微。
讀書日平樹,看泉風滿衣。
誰謂野鶴姿,從心自飲啄。
一落樊籠間,清夢繞巖壑。
豈不念白石,好煉五色紋。
獻之補天手,歸臥山中云。
分類:
《張氏白石山房詩》詹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氏白石山房詩》是明代詹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積雪。
玉氣亙中天,龍湫無六月。
于茲隱君子,結屋依翠微。
讀書日平樹,看泉風滿衣。
誰謂野鶴姿,從心自飲啄。
一落樊籠間,清夢繞巖壑。
豈不念白石,好煉五色紋。
獻之補天手,歸臥山中云。
詩詞中文譯文:
浦江有一座著名的山,白色的石頭如同積雪。
玉氣籠罩著天空,山谷中沒有六月的龍濕。
在這里隱居的是君子,房屋依偎在青翠微妙之處。
讀書的時候,日光照在平坦的樹上,看泉水的風充滿了衣袂。
誰說野生的鶴有著瀟灑的姿態,它們自由地飲啄而無拘束。
一旦被困在籠子中,清澈的夢境圍繞著巖壑。
豈能不懷念那白色的石頭,它善于制成五彩斑斕的花紋。
獻給修復天空之手,回歸山中云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位于浦江的一座名山,山上的白石潔白如雪,散發出玉氣,仿佛籠罩著整個天空,山谷中沒有夏季的濕氣。在這座山上,隱居的是一位君子,他的房屋依偎在翠綠微妙的地方。他在這里讀書,平坦的樹木下灑下日光,他的衣袂被泉水的風吹滿。
詩人提到了野生的鶴,認為它們自由自在地飲啄,展現出獨特的姿態。然而,一旦被困在籠子中,它們的自由被剝奪,只能在夢境中回味曾經的自由。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白色石頭的思念之情,他認為這些石頭制成的器物能夠煉制出五彩斑斕的花紋。他將這些石頭獻給修復天空的人,希望它們能夠回歸山中的云端。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隱士生活和對自由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索。同時,通過對野鶴和白石的對比,反映了對自由和困擾的思考,以及對自然與人類之間關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
“豈不念白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shì bái shí shān fáng shī
張氏白石山房詩
pǔ jiāng yǒu míng shān, bái shí rú jī xuě.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積雪。
yù qì gèn zhōng tiān, lóng qiū wú liù yuè.
玉氣亙中天,龍湫無六月。
yú zī yǐn jūn zǐ, jié wū yī cuì wēi.
于茲隱君子,結屋依翠微。
dú shū rì píng shù, kàn quán fēng mǎn yī.
讀書日平樹,看泉風滿衣。
shuí wèi yě hè zī, cóng xīn zì yǐn zhuó.
誰謂野鶴姿,從心自飲啄。
yī luò fán lóng jiān, qīng mèng rào yán hè.
一落樊籠間,清夢繞巖壑。
qǐ bù niàn bái shí, hǎo liàn wǔ sè wén.
豈不念白石,好煉五色紋。
xiàn zhī bǔ tiān shǒu, guī wò shān zhōng yún.
獻之補天手,歸臥山中云。
“豈不念白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