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搖蘞蔓響高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搖蘞蔓響高檐”全詩
鳳管玉樓邀素月,碧筒深樹遣朱炎。
東皋過雨施長屐,南畝逢秋試短鐮。
筮仕廿年家食半,獨于山水性非廉。
分類:
《夏日村居(二首)》張邦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村居(二首)》是明代張邦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搖蘞蔓響高檐,
The wind rustles the vine, making noise against the high eaves,
裝裹殘書手自簽。
Wrapped in tattered books, I inscribe with my own hand.
鳳管玉樓邀素月,
I invite the pure moon with a phoenix-shaped flute,
碧筒深樹遣朱炎。
In the deep green forest, I dispel the scorching heat with a crimson-colored jar.
東皋過雨施長屐,
After the rain in Donggao, I put on my long straw sandals,
南畝逢秋試短鐮。
In the southern fields, I encounter autumn and test my short sickle.
筮仕廿年家食半,
For twenty years, I've served as an official and supported my family,
獨于山水性非廉。
Yet in solitude amidst mountains and rivers, my character is not frugal.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村居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風搖動蘞蔓,從高檐處傳來的聲音。這里的高檐和蘞蔓是鄉村居所特有的景象,展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第二句中,詩人手持殘破的書籍,親自題寫。這表明詩人對文化的熱愛和自己獨特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他的孤獨和自我價值的探索。
第三句中,詩人吹奏鳳管,邀請素月的到來。這里的鳳管象征美好的音樂,而素月則是純潔的月光,詩人借此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中,詩人通過在樹下放置碧筒,來抵擋炎熱的夏天。這種場景展現出詩人對自然的親近和對舒適生活的追求。
接下來兩句描述了詩人在田間勞作的情景。他穿上長屐,施展短鐮,體驗著農田勞動的辛苦和秋天的豐收。這里展示了詩人對勞動的敬重和對農田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提到自己在官場做了二十年的官員,然而家中的經濟并不富裕。他選擇了獨自居住在山水之間,遠離世俗的浮華和功利。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對世俗的不屑一顧。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追求和內心寧靜的渴望,同時也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反思。
“風搖蘞蔓響高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cūn jū èr shǒu
夏日村居(二首)
fēng yáo liǎn màn xiǎng gāo yán, zhuāng guǒ cán shū shǒu zì qiān.
風搖蘞蔓響高檐,裝裹殘書手自簽。
fèng guǎn yù lóu yāo sù yuè, bì tǒng shēn shù qiǎn zhū yán.
鳳管玉樓邀素月,碧筒深樹遣朱炎。
dōng gāo guò yǔ shī zhǎng jī, nán mǔ féng qiū shì duǎn lián.
東皋過雨施長屐,南畝逢秋試短鐮。
shì shì niàn nián jiā shí bàn, dú yú shān shuǐ xìng fēi lián.
筮仕廿年家食半,獨于山水性非廉。
“風搖蘞蔓響高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