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榼玉佩搖春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珠榼玉佩搖春綠”全詩
歌聲未歇笑聲起,唱處無情聞處愁。
珠榼玉佩搖春綠,北渚南湖相間屬。
至今荊楚宦游人,猶唱襄陽《大堤曲》。
分類:
作者簡介(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襄陽樂》張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襄陽樂》是一首未知朝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寧。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襄陽女兒夜行游,
牽衣把袂大堤頭。
歌聲未歇笑聲起,
唱處無情聞處愁。
珠榼玉佩搖春綠,
北渚南湖相間屬。
至今荊楚宦游人,
猶唱襄陽《大堤曲》。
中文譯文:
襄陽的女兒夜晚外出游玩,
牽著衣袂來到大堤邊。
歌聲未停,笑聲四起,
唱到這里,無情之處引起愁思。
珠榼、玉佩閃動著春綠的光彩,
北渚和南湖相互交融。
直到今天,荊楚地區的宦游人士,
依然在唱著襄陽的《大堤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襄陽女子夜晚外出游玩的情景。她們手牽著衣袂,來到大堤邊上。歌聲和笑聲此起彼伏,但當唱到某個地方時,詩中的女子們感到了愁思和無情之處。詩人通過描繪女子們的夜行游玩,表達了對襄陽地區的熱愛和對大堤曲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襄陽女子夜行游玩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襄陽的夜晚。詩中的女子們牽著衣袂,歡快地唱歌和笑聲不斷,但在某個地方,她們突然感到了愁思和無情之處,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傷的情緒。
詩人運用了一些意象來豐富詩詞的意境,比如珠榼、玉佩搖動著春綠的光彩,北渚和南湖相互交融,這些形象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最后兩句描述了至今仍有荊楚地區的宦游人士在唱著襄陽的《大堤曲》,表達了對襄陽的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傳承和珍視。
整首詩通過描繪女子們的夜行游玩以及對襄陽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襄陽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韻味,進一步了解和欣賞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
“珠榼玉佩搖春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yáng lè
襄陽樂
xiāng yáng nǚ ér yè xíng yóu, qiān yī bǎ mèi dà dī tóu.
襄陽女兒夜行游,牽衣把袂大堤頭。
gē shēng wèi xiē xiào shēng qǐ, chàng chù wú qíng wén chù chóu.
歌聲未歇笑聲起,唱處無情聞處愁。
zhū kē yù pèi yáo chūn lǜ, běi zhǔ nán hú xiāng jiàn shǔ.
珠榼玉佩搖春綠,北渚南湖相間屬。
zhì jīn jīng chǔ huàn yóu rén, yóu chàng xiāng yáng dà dī qū.
至今荊楚宦游人,猶唱襄陽《大堤曲》。
“珠榼玉佩搖春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