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不識身為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酒酣不識身為客”全詩
萬里之行才十里,闔閭城頭尚堪指。
游子尊前淚濕衣,離心已逐片帆飛。
酒酣不識身為客,意欲元同送者歸。
分類:
《楓橋與送者別》張元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楓橋與送者別》是明代張元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楓橋秋水綠無涯,
楓葉滿樹紅于花。
萬里之行才十里,
闔閭城頭尚堪指。
游子尊前淚濕衣,
離心已逐片帆飛。
酒酣不識身為客,
意欲元同送者歸。
中文譯文:
秋天的楓橋在水面上倒映著綠色的無邊無際,
樹上的楓葉紅得比花還要鮮艷。
即使行走了萬里路程,也只相當于十里,
闔閭城頭的景色仍然可以指認。
游子站在尊貴的人面前,淚水濕透了衣衫,
離別之情已經隨著遠航的帆片而飛逝。
酒醉了,卻不知道自己是身處他鄉,
心中只有一片渴望,希望能與送別的人一同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楓橋秋水和楓葉的美麗景色,展現了秋天的獨特韻味。楓橋的秋水綠得無邊無際,與樹上的紅楓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游子的離別之情。游子站在尊貴的人面前,淚水濕透了衣衫,表達了離別之痛和惆悵之情。離心已經隨著遠航的帆片而飛逝,游子的心隨著遠行的船只遠離了親人和故鄉。酒醉的游子已經不再意識到自己是身處他鄉,只有一片渴望,希望能夠與送別的人一同回到故鄉。
整首詩以楓橋和離別為主題,通過對楓橋秋水和楓葉的描繪,展示了秋天的美景。同時,詩中也傳達了游子的離別之情和對歸鄉的渴望,表達了離鄉背井的苦楚和思鄉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情的語言,喚起了讀者對離別和故鄉的共鳴,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酒酣不識身為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qiáo yǔ sòng zhě bié
楓橋與送者別
fēng qiáo qiū shuǐ lǜ wú yá, fēng yè mǎn shù hóng yú huā.
楓橋秋水綠無涯,楓葉滿樹紅于花。
wàn lǐ zhī xíng cái shí lǐ, hé lǘ chéng tóu shàng kān zhǐ.
萬里之行才十里,闔閭城頭尚堪指。
yóu zǐ zūn qián lèi shī yī, lí xīn yǐ zhú piàn fān fēi.
游子尊前淚濕衣,離心已逐片帆飛。
jiǔ hān bù shí shēn wéi kè, yì yù yuán tóng sòng zhě guī.
酒酣不識身為客,意欲元同送者歸。
“酒酣不識身為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