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月還虛漢武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仙月還虛漢武臺”全詩
不住鳥聲沖雨過,有時龍起帶潮來。
愁云尚識田橫島,仙月還虛漢武臺。
回首夕陽瀛海上,一尊懷古獨徘徊。
分類: 蓬萊閣
《登州蓬萊閣觀東海》趙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州蓬萊閣觀東海》是明代趙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蓬萊閣樓晚涼風,疲倦的客人坐在此等待歸程。
不時有鳥兒飛過雨簾,有時龍起攜帶著潮水來臨。
愁云知道橫島的位置,仙月仍然照耀著漢武臺。
回首望著夕陽在瀛海上,一人懷古獨自徘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蓬萊閣觀東海的景象和內心的感受。詩人坐在蓬萊閣中,感受著夜晚的涼風,等待著倦客的歸程。在這個時候,鳥兒時而穿越雨簾,龍也時而升起,帶著潮水來到。愁云知道橫島的位置,仙月依然照耀著漢武臺。夕陽西下,詩人回首望向瀛海,懷著對古代的思念,獨自徘徊。
賞析:
這首詩詞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登州蓬萊閣的景色和氛圍。蓬萊閣是一座位于海邊的樓閣,夜晚的涼風吹拂著,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詩人描述了鳥兒飛過雨簾的情景,以及龍帶來潮水的壯麗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壯美。
詩中還出現了愁云、仙月和夕陽等意象,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古代歷史的思念和對過去時光的回憶。愁云知道橫島的位置,暗示著詩人對歷史的了解和對橫島的情感。仙月照耀著漢武臺,讓人聯想到古代帝王的輝煌和詩人對古代文化的向往。
整首詩以回憶與觀察相結合,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感受融為一體,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慨。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詩意和情感的世界中,引發人們對于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仙月還虛漢武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zhōu péng lái gé guān dōng hǎi
登州蓬萊閣觀東海
péng lái gé xià wǎn liáng kāi, juàn kè chéng liáng zuò wèi huí.
蓬萊閣下晚涼開,倦客乘涼坐未回。
bú zhù niǎo shēng chōng yǔ guò, yǒu shí lóng qǐ dài cháo lái.
不住鳥聲沖雨過,有時龍起帶潮來。
chóu yún shàng shí tián héng dǎo, xiān yuè hái xū hàn wǔ tái.
愁云尚識田橫島,仙月還虛漢武臺。
huí shǒu xī yáng yíng hǎi shàng, yī zūn huái gǔ dú pái huái.
回首夕陽瀛海上,一尊懷古獨徘徊。
“仙月還虛漢武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