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蓬頭不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竟日蓬頭不冠”出自明代趙南星的《六言絕句四首》,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jìng rì péng tóu bù guā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竟日蓬頭不冠”全詩
《六言絕句四首》
地僻門無剝啄,林深竹有檀欒。
一壺濁酒自飲,竟日蓬頭不冠。
一壺濁酒自飲,竟日蓬頭不冠。
分類:
《六言絕句四首》趙南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言絕句四首》是明代詩人趙南星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僻門無剝啄,
林深竹有檀欒。
一壺濁酒自飲,
竟日蓬頭不冠。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述一位隱士的生活態度和境遇為主題。詩中描繪了隱士生活在偏遠的地方,門無鎖匙,無人來往,環境清幽宜人,有茂密的林木和高聳的竹子。隱士自己釀造了一壺濁酒,自己獨自飲用,整日里頭發散亂不整。這位隱士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縛,追求內在的寧靜和自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一種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境界。首句“地僻門無剝啄”,描繪了隱士居住的地方偏僻幽靜,沒有人來打擾。第二句“林深竹有檀欒”,通過描繪茂密的林木和高聳的竹子,進一步強調了清幽的環境。第三句“一壺濁酒自飲”,表明隱士自給自足,自釀自飲,不受外界的束縛。最后一句“竟日蓬頭不冠”,形象地描繪了隱士不拘小節的生活態度,不在乎外貌和世俗的規范。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六言絕句形式呈現,字字珠璣,意境清新。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向往。詩中的隱士形象象征著追求內心自由和平靜的人,通過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追求真實的自我和內心的安寧。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一種追求心靈自由與寧靜的哲理,啟發人們追求內心真實和遠離塵囂的價值觀。
“竟日蓬頭不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án jué jù sì shǒu
六言絕句四首
dì pì mén wú bāo zhuó, lín shēn zhú yǒu tán luán.
地僻門無剝啄,林深竹有檀欒。
yī hú zhuó jiǔ zì yǐn, jìng rì péng tóu bù guān.
一壺濁酒自飲,竟日蓬頭不冠。
“竟日蓬頭不冠”平仄韻腳
拼音:jìng rì péng tóu bù guā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竟日蓬頭不冠”的相關詩句
“竟日蓬頭不冠”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竟日蓬頭不冠”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竟日蓬頭不冠”出自趙南星的 《六言絕句四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