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復見鷹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復見鷹揚”全詩
艱難思稷契,容易托齊梁。
越豈資冠冕,秦方用虎狼。
空聞歸大老,不復見鷹揚。
¤
分類:
《觀輿圖有感(五首)》趙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輿圖有感(五首)》是明代詩人趙滂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皓首陳王道,
時君孰可當。
艱難思稷契,
容易托齊梁。
越豈資冠冕,
秦方用虎狼。
空聞歸大老,
不復見鷹揚。
中文譯文:
白發的陳王(指陳勝)的道路,
如今哪位君主能夠勝任。
艱難時期思念著稷契(指古代賢臣),
容易時期寄托在齊梁(指齊桓公和梁惠王)。
越國怎能依靠華麗的冠冕,
秦國卻用虎狼之心。
只聽說大老歸隱了,
再也看不到英勇的風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時代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局勢和領導者的失望和憂慮之情。詩中的"皓首陳王道"將目光投向了陳勝,他是秦末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之一,但是在詩中他被稱為"陳王",意味著他代表了追求自由和正義的精神。然而,作者質問當時的君主,是否有能力和勇氣承擔起這個重任,指出時局艱難,需要思念古代賢臣的智慧。
在"越豈資冠冕,秦方用虎狼"這兩句中,作者對不同國家的治理方式進行了對比。"越豈資冠冕"指的是越國,暗示越國依仗華麗的冠冕和虛浮的外表,而非真正的才能和品德。相比之下,秦國則采用強硬的手段,使用虎狼的本性來統治,暴露了當時政治腐敗和殘暴的現象。
最后的兩句"空聞歸大老,不復見鷹揚"表達了作者對真正的賢者和英雄的渴望和失望。大老歸隱了,不再參與政治,而英勇的風采也不再顯現。這暗示著作者對當時社會的失望,同時也對真正的智慧和正義的追求心存希望。
整首詩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現狀的擔憂和對真正領導者和賢人的向往。它反映了明代社會的不公和腐敗,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不復見鷹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yú tú yǒu gǎn wǔ shǒu
觀輿圖有感(五首)
hào shǒu chén wáng dào, shí jūn shú kě dāng.
皓首陳王道,時君孰可當。
jiān nán sī jì qì, róng yì tuō qí liáng.
艱難思稷契,容易托齊梁。
yuè qǐ zī guān miǎn, qín fāng yòng hǔ láng.
越豈資冠冕,秦方用虎狼。
kōng wén guī dà lǎo, bù fù jiàn yīng yáng.
空聞歸大老,不復見鷹揚。
¤
“不復見鷹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