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唵答騎胡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今唵答騎胡馬”全詩
殘兵來拾中郎印,野鳥飛登上將壇。
金獸鎖門嚴鼓角,石麟窺冢葬衣冠。
至今唵答騎胡馬,猶是將軍舊戰鞍。
分類:
《哭李大將軍》鄭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李大將軍》是明代詩人鄭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萬旌旗染血丹,
招魂夜夜哭桑乾。
殘兵來拾中郎印,
野鳥飛登上將壇。
金獸鎖門嚴鼓角,
石麟窺冢葬衣冠。
至今唵答騎胡馬,
猶是將軍舊戰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李成梁將軍的哀悼和緬懷之情。詩中描繪了戰場上的慘狀,表現了將軍的忠勇和英靈的氣概。詩人通過描寫旌旗染血、招魂哭泣的場景,表達了對將軍的深深懷念和悲痛之情。殘存的士兵來拾起將軍的印信,野鳥飛上將軍的壇臺,是對將軍功勛的贊頌和景仰。詩中還描繪了封印的金獸、窺視冢葬的石麟,表達了將軍的威嚴和尊貴,以及他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形象。最后兩句表達了時至今日,依然有人騎著胡馬唵答,猶如將軍昔日的戰馬,彰顯了將軍的英勇和威武。
賞析:
這首詩以悲壯的筆調表達了對李成梁將軍的哀悼和對他英勇事跡的歌頌。通過描繪戰場的血腥和將軍的哭泣,詩人營造出深沉的悲涼氛圍,使人們感受到將軍的忠勇與犧牲。詩人巧妙地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旌旗染血、招魂哭泣、中郎印等,將將軍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中的金獸、石麟等形象富有象征意味,彰顯了將軍的高貴和威嚴。最后兩句以騎胡馬的形象表達了將軍的英勇和永恒,使詩詞具有了時代超越的意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悲壯的描寫和崇高的贊頌,將李成梁將軍塑造成了一個英勇無畏、忠誠無比的形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運用,使讀者感受到將軍的偉大和威嚴,并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首詩詞既是對將軍的哀悼,也是對他英勇事跡的永恒歌頌,展現了明代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英雄的崇敬。
“至今唵答騎胡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lǐ dà jiàng jūn
哭李大將軍
shí wàn jīng qí rǎn xuè dān, zhāo hún yè yè kū sāng gān.
十萬旌旗染血丹,招魂夜夜哭桑乾。
cán bīng lái shí zhōng láng yìn, yě niǎo fēi dēng shàng jiàng tán.
殘兵來拾中郎印,野鳥飛登上將壇。
jīn shòu suǒ mén yán gǔ jiǎo, shí lín kuī zhǒng zàng yì guān.
金獸鎖門嚴鼓角,石麟窺冢葬衣冠。
zhì jīn ǎn dá qí hú mǎ, yóu shì jiāng jūn jiù zhàn ān.
至今唵答騎胡馬,猶是將軍舊戰鞍。
“至今唵答騎胡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