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非惜別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非惜別離”全詩
雪埋天際石,泉出寺中池。
夢是勞傾想,愁非惜別離。
休師兩度到,應只為題詩。
分類:
《送僧游東林》止庵法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僧游東林》
朝代:明代
作者:止庵法師
見說潯陽去,
爐峰似見之。
雪埋天際石,
泉出寺中池。
夢是勞傾想,
愁非惜別離。
休師兩度到,
應只為題詩。
中文譯文:
聽說潯陽去,
爐峰仿佛現眼前。
天際的石頭被雪覆蓋,
寺廟中的池塘涌出清泉。
夢境是勞累的傾訴,
憂愁并非舍不得別離。
請勿再訪師兩次,
應該只是為了寫這首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止庵法師所作,題目為《送僧游東林》。詩人送別一位僧侶離開潯陽,前往東林寺游歷修行。詩人用簡練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一系列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僧人的祝福和對離別的感慨。
首句“見說潯陽去,爐峰似見之”,詩人聽聞僧人離開潯陽,心中想象著爐峰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這里通過聽說和想象,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對離別的思緒。
接下來的兩句“雪埋天際石,泉出寺中池”,用雪覆蓋石頭和泉水從寺廟的池塘中涌出的描寫,展示了冬日的景色。這種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意的豐富度,同時也與離別的情緒相呼應。
接下來的兩句“夢是勞傾想,愁非惜別離”,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憂思和留戀之情。詩人將思緒傾注于夢境中,感嘆離別之苦,同時也表達出對離別的不舍。
最后兩句“休師兩度到,應只為題詩”,詩人告誡僧人不要再次前來拜訪,更多的應該是為了題寫這首詩。這是詩人以詩為媒介,表達自己的思緒和情感,將離別的情緒凝聚在詩篇之中。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情感的抒發。通過對離別主題的處理,詩人表達了人生離別的無奈和感傷,同時也凸顯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重視和傾心。
“愁非惜別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yóu dōng lín
送僧游東林
jiàn shuō xún yáng qù, lú fēng shì jiàn zhī.
見說潯陽去,爐峰似見之。
xuě mái tiān jì shí, quán chū sì zhōng chí.
雪埋天際石,泉出寺中池。
mèng shì láo qīng xiǎng, chóu fēi xī bié lí.
夢是勞傾想,愁非惜別離。
xiū shī liǎng dù dào, yīng zhǐ wèi tí shī.
休師兩度到,應只為題詩。
“愁非惜別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