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折漫為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攀折漫為歡”全詩
風景登高盡,離憂對酒寬。
林虛殘照入,峰遠斷云攢。
吳甸蒼茫里,懷人百里看。
分類: 九日
《九日登虞山大石望吳中諸山有懷華陽》周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登虞山大石望吳中諸山有懷華陽》是明代詩人周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茱萸逢令節,攀折漫為歡。
風景登高盡,離憂對酒寬。
林虛殘照入,峰遠斷云攢。
吳甸蒼茫里,懷人百里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九月份登上虞山大石,俯瞰吳中地區其他山峰時的心境。茱萸是九月的令節花卉,作者在攀折茱萸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詩意的愉悅。登上高山,眺望遠景,美景盡收眼底,使作者的離愁都被酒的陶醉所沖淡。林木稀疏,夕陽的余輝透過樹林的空隙灑入,山峰在遠處與云霧交織,形成壯麗的景象。在蒼茫的吳中地區,作者懷念遠方的人,用詩意來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茱萸逢令節作為開頭,給人一種節日愉悅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對令節的喜愛。詩的第二句“攀折漫為歡”,以自然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親近和歡快的心情。接著,詩人描述了登高后眺望的景色,用“風景登高盡”表達了美景的無限延伸,使人感受到登高的愉悅和心曠神怡。在這樣的環境中,離愁被對酒的痛飲所消解,給人以寬慰和舒暢之感。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山林的景色和遠處的云霧,增強了詩的意境和壯麗感。林木稀疏的景象與夕陽的余輝交相輝映,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遠處山峰與云霧相交,形成斷斷續續的景象,給人以壯麗和奇特之感。而吳甸蒼茫之地,更加凸顯了作者心中思念的對象,使人對作者內心的深情有所體味。
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融為一體,展現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以其美麗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感受,使人對自然和人情產生共鳴。
“攀折漫為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dēng yú shān dà shí wàng wú zhōng zhū shān yǒu huái huá yáng
九日登虞山大石望吳中諸山有懷華陽
zhū yú féng lìng jié, pān zhé màn wèi huān.
茱萸逢令節,攀折漫為歡。
fēng jǐng dēng gāo jǐn, lí yōu duì jiǔ kuān.
風景登高盡,離憂對酒寬。
lín xū cán zhào rù, fēng yuǎn duàn yún zǎn.
林虛殘照入,峰遠斷云攢。
wú diān cāng máng lǐ, huái rén bǎi lǐ kàn.
吳甸蒼茫里,懷人百里看。
“攀折漫為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