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對之愁斷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父老對之愁斷腸”全詩
黃泥乍融不肯凍,百草作芽青欲死。
草死不愁愁麥黃,冬暖根薄恐易傷。
眼前米市忽騰糶,人間那得陳千倉。
城頭鳥鵲無數叫,父老對之愁斷腸。
¤
分類:
《歲事歌二首》朱長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歲事歌二首》
除夜春雷隱地起,
小年歲雪紛未已。
黃泥乍融不肯凍,
百草作芽青欲死。
草死不愁愁麥黃,
冬暖根薄恐易傷。
眼前米市忽騰糶,
人間那得陳千倉。
城頭鳥鵲無數叫,
父老對之愁斷腸。
中文譯文:
除夜春雷隱地起,
小年歲雪紛未已。
黃土剛開始融化,
百草雖然發芽,但還是青欲死。
草發芽并不擔心麥子的黃熟,
冬天暖意使根部變薄,容易受傷。
眼前米市突然供應充足,
人間哪有陳年的儲糧倉。
城頭上無數鳥鵲叫,
老人們看著感到心如斷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朱長春所作,以對歲時變遷的觀察和對農民生活的描繪為主題。詩中通過描繪除夜的春雷和小年的積雪,表現了歲月的流轉和農民生活的艱辛。
詩的開篇描述了在除夜之夜,春雷隱隱約約地在地底下響起,預示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然而,小年的歲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著,冬天似乎還未完全結束。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黃土融化的情景,說明冬天的嚴寒逐漸減弱。盡管百草已經開始發芽,但它們還是嫩綠欲死,顯露出生命的脆弱。
詩的第二部分表達了農民們對于農作物的期盼和擔憂。草雖然發芽,但不必擔心麥子能否豐收,因為冬天的暖意會使植株的根部變薄,易受傷害。
接著,詩中描述了眼前米市突然供應豐富,使人們不再為糧食短缺而憂慮。然而,詩人提出了一個反問,即人間如何能有陳年的儲糧倉,暗示著人們對豐收的穩定性和持久性的擔心。
最后兩句描繪了城頭上無數鳥鵲的叫聲,老人們對于豐收的擔憂和憂慮。這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生活的關切和對未來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冬天的凄涼景象和農民生活的描繪,抒發了對于歲月變遷和農民生活的思考和關懷,以及對于未來的擔憂和憂慮。
“父老對之愁斷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shì gē èr shǒu
歲事歌二首
chú yè chūn léi yǐn dì qǐ, xiǎo nián suì xuě fēn wèi yǐ.
除夜春雷隱地起,小年歲雪紛未已。
huáng ní zhà róng bù kěn dòng, bǎi cǎo zuò yá qīng yù sǐ.
黃泥乍融不肯凍,百草作芽青欲死。
cǎo sǐ bù chóu chóu mài huáng, dōng nuǎn gēn báo kǒng yì shāng.
草死不愁愁麥黃,冬暖根薄恐易傷。
yǎn qián mǐ shì hū téng tiào, rén jiān nà de chén qiān cāng.
眼前米市忽騰糶,人間那得陳千倉。
chéng tóu niǎo què wú shù jiào, fù lǎo duì zhī chóu duàn cháng.
城頭鳥鵲無數叫,父老對之愁斷腸。
¤
“父老對之愁斷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