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如有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情如有待”全詩
弦張鹍轉急,柱促雁相求。
靡靡縈懷惡,纖纖繞指柔。
多情如有待,庭樹莫先秋。
分類:
《箏》朱曰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箏》
日者西園宴,
云和獨未收。
弦張鹍轉急,
柱促雁相求。
靡靡縈懷惡,
纖纖繞指柔。
多情如有待,
庭樹莫先秋。
中文譯文:
日頭逐漸西沉,西園上舉行宴會,
天空中的云彩依舊未散。
箏弦緊張地彈奏,音調轉換迅速,
箏柱急促地呼喚著雁群。
纖細的音符纏繞心扉,甜蜜的音調如細絲般柔軟。
多情如同等待著某人,
庭院中的樹木卻還未開始凋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箏》是明代朱曰藩的作品,以描繪箏的音樂與情感為主題。詩人通過描寫西園的宴會場景,表現出箏的音樂凄婉悠揚,與自然景色相互呼應。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宴會未結束時的情景,天空中的云彩依舊飄蕩,宴會氣氛未完全散去。接著,詩人以音樂的方式來描繪箏的聲音,箏弦緊張地彈奏,轉換的速度非常快,仿佛呼喚著飛翔的雁群。這里的箏被賦予了生命和情感,它的音樂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渴望和追求。
后兩句中的“靡靡縈懷惡,纖纖繞指柔”描寫了箏音的特點和效果。靡靡表示音樂的聲音回繞在詩人的心頭,縈懷惡則表達了音樂所帶來的柔軟、溫馨和悠揚的情感。纖纖繞指柔則形象地描繪了音樂的細膩和柔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態度,他用“多情如有待”來形容自己的情感,似乎在等待著某個人的到來。庭院中的樹木卻還未凋零,暗示著時間尚未到達秋天,意味著詩人的等待和渴望尚未實現。
整首詩以描繪箏的音樂和情感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的交融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沉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詩中運用了音樂的形象來表達情感,使詩意更加抽象而富有詩意。
“多情如有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箏
rì zhě xī yuán yàn, yún hé dú wèi shōu.
日者西園宴,云和獨未收。
xián zhāng kūn zhuǎn jí, zhù cù yàn xiāng qiú.
弦張鹍轉急,柱促雁相求。
mǐ mǐ yíng huái è, xiān xiān rào zhǐ róu.
靡靡縈懷惡,纖纖繞指柔。
duō qíng rú yǒu dài, tíng shù mò xiān qiū.
多情如有待,庭樹莫先秋。
“多情如有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