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笙簫聽漸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枕上笙簫聽漸近”全詩
枕上笙簫聽漸近,楊梅盧橘過江來。
分類:
《橋上納涼即事口號》朱曰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橋上納涼即事口號》是明代朱曰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林獻賦恨空回,
水驛冰鮮夜半催。
枕上笙簫聽漸近,
楊梅盧橘過江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夜晚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人在橋上涼快時,思念著曾經獻上的賦詩卻未得回應,感到悲憤。同時,他描述了夜晚的水驛冷冽清新,感嘆時間的流逝。在床上,他聆聽著遠處傳來的笙簫聲越來越近,象征著遠方的楊梅和盧橘正在順流而下,帶來了美好的事物和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涼爽和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的一些意象和描寫都是常見的夏季元素,如涼爽的夜晚、水驛的冰鮮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夏日的清新和寧靜。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愁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希望和渴望。
詩中的"上林獻賦恨空回"表達了詩人的失望和沮喪,他獻上的賦詩卻沒有得到回應,感到自己的努力被忽視和辜負。"水驛冰鮮夜半催"描繪了夜晚水驛的冷冽和時間的流逝,暗示著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生活短暫性的思考。
最后兩句"枕上笙簫聽漸近,楊梅盧橘過江來"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和希望的到來。詩人躺在床上,聆聽著越來越近的笙簫聲,預示著美好的事物即將到來,楊梅和盧橘則象征著豐收和幸福。這些描寫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希望和憧憬的氛圍。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夏季夜晚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內心情感和對未來的表達,展示了朱曰藩細膩而深刻的感受力和對生活的思考。
“枕上笙簫聽漸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o shàng nà liáng jí shì kǒu hào
橋上納涼即事口號
shàng lín xiàn fù hèn kōng huí, shuǐ yì bīng xiān yè bàn cuī.
上林獻賦恨空回,水驛冰鮮夜半催。
zhěn shàng shēng xiāo tīng jiàn jìn, yáng méi lú jú guò jiāng lái.
枕上笙簫聽漸近,楊梅盧橘過江來。
“枕上笙簫聽漸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