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尚斗顰間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山尚斗顰間翠”全詩
楊柳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
春山尚斗顰間翠,夜月都消枕上紅。
惆悵當時歌舞處,夕陽猶照小橋東。
分類:
《無題》朱正初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題》
長干車馬少年同,
此夕翻疑似夢中。
楊柳有聲吹作笛,
梅花無數落隨風。
春山尚斗顰間翠,
夜月都消枕上紅。
惆悵當時歌舞處,
夕陽猶照小橋東。
中文譯文:
長干車馬少年同,
今夜翻然疑似夢中。
楊柳發出聲音如笛,
梅花紛紛隨風飄零。
春山依然斗拱,峰巒間翠綠盎然,
夜月已消失,枕頭上的紅暈。
悵惘之情油然而生,
當年歌舞的場所,夕陽依然照耀小橋東。
詩意和賞析:
朱正初的《無題》是一首充滿離愁別緒的詩歌,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惆悵之情。
詩的開篇,“長干車馬少年同”,描述了少年時代與伙伴們一同駕駛長干車馬的情景。這里的長干車馬是古代一種載貨的交通工具,象征著忙碌的日子和年少時的友誼。作者以此拉開了詩的情感序幕。
接著,他寫道“此夕翻疑似夢中”,暗示著此刻的境況使他感到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這種情感上的迷離感,可能源自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疏離。
接下來的兩句,“楊柳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通過描繪楊柳的聲音和梅花的飄零,表達了歲月流轉的無情和人事易逝的感慨。楊柳的聲音如同笛聲,給人一種悠揚的感覺,而梅花的飄零則象征著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春山、夜月和夕陽,進一步增強了詩的離愁之意。作者稱贊春山的美麗,山峰間的翠綠色給人以生機和希望。夜月已經消失,枕頭上的紅暈可能指的是日出時的霞光,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美好時光的消逝。
最后兩句“惆悵當時歌舞處,夕陽猶照小橋東”,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歌舞場所和美好時光的懷念。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夕陽依然照耀著小橋東,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美好時光的回憶。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表現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朱正初成功地創造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氛圍,使讀者能夠共鳴并感受到歲月流轉和時光消逝的無常。
“春山尚斗顰間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無題
cháng gàn chē mǎ shào nián tóng, cǐ xī fān yí sì mèng zhōng.
長干車馬少年同,此夕翻疑似夢中。
yáng liǔ yǒu shēng chuī zuò dí, méi huā wú shǔ luò suí fēng.
楊柳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
chūn shān shàng dòu pín jiān cuì, yè yuè dōu xiāo zhěn shàng hóng.
春山尚斗顰間翠,夜月都消枕上紅。
chóu chàng dāng shí gē wǔ chù, xī yáng yóu zhào xiǎo qiáo dōng.
惆悵當時歌舞處,夕陽猶照小橋東。
“春山尚斗顰間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