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晴翠欲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晴翠欲流”全詩
殘陽牛背笛,新月水邊樓。
異土逢佳景,危途得勝游。
浩然襟抱豁,清興落滄洲。
分類:
《途中即景》祝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即景》是明代詩人祝顥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途中即景
野曠云初卷,
山晴翠欲流。
殘陽牛背笛,
新月水邊樓。
異土逢佳景,
危途得勝游。
浩然襟抱豁,
清興落滄洲。
譯文:
在旅途中的景色
遼闊的原野云初卷,
山巒晴朗翠色欲流。
夕陽余輝照耀著牛背上的笛聲,
新月懸掛在水邊的樓閣。
在陌生的土地上遇到了美好的景色,
在危險的旅途中獲得了勝利的快樂。
我豪然地展開胸懷,
清新的興致沉浸在蒼茫的洲島之中。
詩意:
這首詩以旅途中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旅途的體驗。詩中描繪了云卷山巒、明朗的天空、夕陽余輝、新月和水邊樓閣等美景。詩人途經異地,偶遇佳景,感受到了勝利和快樂的滋味。他心胸開闊,豁達自然,沉浸在這片蒼茫的洲島之中,感受到了清新的興致。
賞析:
《途中即景》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感受。詩歌中的意象豐富多樣,通過描繪云卷山巒、晴朗的天空、夕陽余輝、新月和水邊樓閣等景物,傳達了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氛圍。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色中的笛聲和月光,增添了音樂和夜晚的氣息,使整首詩更加生動有趣。
詩人在異地旅途中遇到美景,表達了他在陌生環境中的喜悅和勝利感。詩中的“危途得勝游”表達了在困境中獲得勝利后的喜悅心情,同時也傳達了詩人豁達的胸懷和樂觀的人生態度。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然景色的反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豁達。同時,詩人意識到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感受到自然景色帶給他的愉悅和放松。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特點,給人以清新、明亮的感受。
“山晴翠欲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jí jǐng
途中即景
yě kuàng yún chū juǎn, shān qíng cuì yù liú.
野曠云初卷,山晴翠欲流。
cán yáng niú bèi dí, xīn yuè shuǐ biān lóu.
殘陽牛背笛,新月水邊樓。
yì tǔ féng jiā jǐng, wēi tú dé shèng yóu.
異土逢佳景,危途得勝游。
hào rán jīn bào huō, qīng xìng luò cāng zhōu.
浩然襟抱豁,清興落滄洲。
“山晴翠欲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