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宏已死更誰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畢宏已死更誰手”全詩
畢宏已死更誰手,南京老盛天下無。
此松畫本得何處,元是公家掛瓢樹。
虬髯偃蹇老鐵蟠,雷雨蒼龍木騰去。
嗚呼此樹百煉鋼,數千萬變冰與霜。
忠臣義士我所拜,山中萬古文天祥。
分類:
《蒼松為許志完作》莊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蒼松為許志完作》是明代莊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箕山老人松樹圖,
開卷凌亂千人呼。
畢宏已死更誰手,
南京老盛天下無。
此松畫本得何處,
元是公家掛瓢樹。
虬髯偃蹇老鐵蟠,
雷雨蒼龍木騰去。
嗚呼此樹百煉鋼,
數千萬變冰與霜。
忠臣義士我所拜,
山中萬古文天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箕山上一棵蒼松的圖景,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詩人將這棵蒼松比作一本展開的書卷,枝葉茂密紛亂,引來千人的贊嘆聲。他提到了畢宏,一個已經去世的人,暗指時局動蕩,南京曾經的輝煌已經不再存在。
詩中提到這棵松樹原本是掛在公家用來盛水的瓢上,意味著它的歷史淵源。蒼松虬髯蜷曲,像一條古老的鐵龍,在雷雨中向天空騰飛。
詩人詠嘆這棵蒼松經歷了百煉成鋼的錘煉,經歷了數千萬次冰凍和霜凍的洗禮,仍然屹立不倒。他將其比作忠臣義士,表示對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表示崇敬,將其與箕山這個歷史名山相聯系,使得詩詞具有了更深遠的意義。
賞析:
《蒼松為許志完作》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棵蒼松的形象,寄托了詩人對忠誠堅貞、經受歷史洗禮的精神的崇敬之情。詩詞以蒼松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敬畏和對忠誠精神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蒼松的形象,展示了其堅韌不拔、經歷磨難卻不倒下的品質,使其成為忠臣義士的象征。
詩詞的寫作手法簡潔明快,語言生動形象,通過對蒼松的描述和隱喻,將其與歷史、文化和人物聯系起來,展示了詩人對忠誠精神和歷史悠久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氣勢恢宏,寓意深遠,既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又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現了明代詩人對歷史傳統和忠誠精神的思考和追求。
“畢宏已死更誰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āng sōng wèi xǔ zhì wán zuò
蒼松為許志完作
jī shān lǎo rén sōng shù tú, kāi juàn líng luàn qiān rén hū.
箕山老人松樹圖,開卷凌亂千人呼。
bì hóng yǐ sǐ gèng shuí shǒu, nán jīng lǎo shèng tiān xià wú.
畢宏已死更誰手,南京老盛天下無。
cǐ sōng huà běn dé hé chǔ, yuán shì gōng jiā guà piáo shù.
此松畫本得何處,元是公家掛瓢樹。
qiú rán yǎn jiǎn lǎo tiě pán, léi yǔ cāng lóng mù téng qù.
虬髯偃蹇老鐵蟠,雷雨蒼龍木騰去。
wū hū cǐ shù bǎi liàn gāng, shù qiān wàn biàn bīng yǔ shuāng.
嗚呼此樹百煉鋼,數千萬變冰與霜。
zhōng chén yì shì wǒ suǒ bài, shān zhōng wàn gǔ wén tiān xiáng.
忠臣義士我所拜,山中萬古文天祥。
“畢宏已死更誰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